「什麼是蛻變遊戲?」這一直是體驗後的玩家,
甚至是專業帶領教練很難回答的問題,
一個能夠在全世界流傳40年的探索工具,必然融合各種龐雜的知識系統,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透過心理治療理論,「分析」蛻變遊戲的療癒結構,
而是透過我自己的心理師專業實務經驗,提供另外一種看待這套工具的角度,
並回到我自己一直以來努力的專業方向:串連起身心靈與心理學之間的橋樑。
許多伙伴都會問:「蛻變遊戲的主題要設定什麼?」
事實上除了要求絕對清晰答案的主題,例如「我何時可以賣掉房子」,
或者是「我該不該與目前的交往對象結婚」之外,
大多數我們會去廟裡求神問卜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當成遊戲主題,
比較具體的像是「我想增加自己的年收入」、「我想知道生涯轉換時的因應策略」
到比較抽象的「我想知道自己的天賦」、「我渴望擁有內在的平靜與自由」
又或者是關係面向的「我想繼續維繫現在的伴侶關係」、「我想要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
上述這些各種不同面向的主題,是否像極了我們平常去廟宇裡,對神明傾訴心事的話語呢?
事實上,蛻變遊戲的進行過程,如果追溯歐洲宗教歷史,
或許會更清楚看到蛻變遊戲與歐洲人追尋心靈平靜的宗教儀式,兩者之間的相似度。
(然而蛻變遊戲並不具有宗教意涵,因此更具有開放探索內心的功能)
在蛻變遊戲裡,充滿了許多「儀式行為」,這些行動並不具有宗教性,
相反地,我們可以先從心理治療的角度來理解這些行動背後的意義。
蛻變遊戲能夠支持玩家在過程中獲得蛻變,就我目前可以觀察到的部分,
大概有以下幾個重要關鍵:玩家的準備度、玩家彼此之間的開放性、
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的穩定與開放程度,
以及這篇文章接下來要分享的:蛻變遊戲進行過程的許多細節。
在蛻變遊戲裡,存在著許多看起來不太重要,事實上卻會產生深遠影響的細節:
在擲骰子之前連結原先的主題、擲完骰子後將骰子遞給下一個玩家、
卡片依序翻開後,需要大聲唸出上面的文字、取得覺知代幣時,一一唸出上面的文字、
在不同的方格裡,教練詢問的問題有特定的結構跟節奏,
在特定的方格裡會帶靜心冥想(蛻變遊戲用語為調頻)……
如果是從比較開放、自由或不拘小節的角度來看,
這些過程顯得有些累贅、繁瑣,甚至有些緊繃或「控制」玩家,
然而這些過程讓我一再想起心理團體治療中的無結構團體,
無結構團體雖然是一種沒有特定進行內容的團體治療方式,
卻有需要嚴謹遵守的幾個重要原則,
這些原則都會讓團體成員在足夠穩固的結構下,盡情探索與釋放潛意識的素材。
(關於無結構團體與蛻變遊戲的相似,請見http://0rz.tw/4i7xS)
無結構團體中所強調的進行結構,例如守時,位置的對稱性,
都是為了創造出一種足以涵容潛意識中各種強大力量的結構所設置的,
上述蛻變遊戲中的種種規則,事實上也是為了創造而非束縛玩家。
再進一步從精神動力取向的概念來看待這些「儀式行為」:
輪到某個玩家時,他先擲骰子,然後執行方格上的內容,
從潛意識信封裡取出卡片、大聲念出來並採取相關的行動,
接著蛻變遊戲教練詢問一些特定的問題,最後將骰子遞給下一個玩家,
重複或類似的行為模式不斷在遊戲過程中循環、重複……
這個模式其實與許多本土療癒儀式一樣,都具有心靈轉化作用,
無論東西方的「儀式行為」,通常都會進行一連串的行動,
而且這些行動雖然在幾個重要階段之間,會有性質上的區別,
然而在相同階段裡,身為療癒者或被療癒者,都會不斷採取一些相似的行為,
例如吟唱、唸誦、向神祈禱、遵循特定節奏進行對話、與其他成員建立情感連結….
本土療癒儀式之所以會對尋求療癒者產生協助與支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感受,是因為在這些持續反覆的行為中,
當事人內在的潛意識在這種穩固的節奏與架構中,逐漸獲得釋放與彈性,
原先對立的內在衝突跟矛盾,在這結構裡逐漸獲得整合、調整、轉化,
蛻變遊戲這種單一、嚴謹、看似缺乏彈性的進行規則,
在我身為玩家與專業帶領教練的過程中,同樣有著相似的感受。
若從這樣的角度去重新感受蛻變遊戲的過程,
就可以更加明白,為何蛻變遊戲帶領教練一直被提醒要維持開放,
而且真正能帶來轉化與蛻變的關鍵,並不在教練身上,
就像是在本土療癒儀式中,
雖然主持儀式的人(巫師、道士、僧侶、神父…)往往被視為治療權威,
事實上他們的功能在於維繫儀式的進行,
真正帶來轉化的,是當事人願意面對與改變的決心,
以及上述段落提到的,過程裡各種帶來改變的要素,
這也像是心理師進行晤談時,始終需要放在心上重要事項:
「心理師擔任的是回饋、支持、陪伴當事人的角色,
而非只是教導、灌輸知識或力量給當事人的權威」
透過心理學與儀式行為的角度來理解蛻變遊戲,
並非將這套工具貶低成看似平凡無奇、可用科學與心理學解釋的東西,
而是透過將我們所熟悉的經驗當成一種心靈上的隱喻,
去感受蛻變遊戲這套工具,可能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
打開我們潛意識裡各種豐富的可能性與情緒感受,
就像是光從潛意識信封中拿出卡片這個動作,
若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將未知化為已知」的這個動作,
事實上就有一種開啟內在潛意識情感經驗的意涵,
支持我們去面對潛意識中的各種情結,所帶來的身心衝突,
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步驟,除了表面上可看到的結構之外,
若能專注在每一個動作上,其實就已經在打開各種內心深處的重要生命經驗了!
受限於文章篇幅,無法將真正感受到與理解到的部分全部寫出來,
若說這篇文章的重點是什麼?
我想會是「設法連結心理學、儀式行為與蛻變遊戲三者之間共通的療癒元素」吧!
持續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分享蛻變遊戲所能帶來的感動,
將會是接下來這段時間持續努力的方向,
若是對蛻變遊戲有興趣的伙伴,
歡迎參考另外一篇從催眠理論角度切入的文章:「一場意識清醒的內在旅程」
今年度蛻變遊戲工作坊只剩下12/2最後一場,
家用版分享會也只剩下12/23最後一場,名額只有4位,
有興趣的伙伴請參考相關資訊:http://0rz.tw/6nwOx
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資訊:
相信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自我療癒能力,
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看見並接納自己。
(歡迎分享蛻變遊戲的活動資訊給有需要的伙伴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