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感到孤單寂寞時,有人可以陪著自己嗎?我說的是能夠涵容你所有一切,縱使耍任性、想法黑暗、暴露許多缺點,他仍然願意安靜在身旁的陪伴。
這次「榮格影劇間:葬送的芙莉蓮」系列文,我想跟你好好聊聊「陪伴」。
即將入冬,芙莉蓮跟費倫抵達海邊的老舊村落,村長委託他們將海邊堆積如山的沈船殘骸清理乾淨,因為村落的新年祭有個傳統:一起在海邊看日出,享受陽光照映在清澈海面上的美麗。
芙莉蓮雖然一口答應,但怕冷的她每天都睡過頭,不只如此,早上總是需要費倫把她從床上拉起來、伺候她更衣、餵食早餐,然後把她拖著走過街道,芙莉蓮才能縮成一團瞇著眼睛,跟著費倫一起清理岸邊。
日復一日,費倫總是既生氣又無奈的重複叫醒芙莉蓮的任務,她覺得精靈總是認為時間很多,無法理解人類生命苦短,最讓人納悶的是,芙莉蓮每天都答應會認真完成進度,看起來很把清掃當一回事,卻總是睡過頭。
一向認真的芙莉蓮,在這冬天就像是個嬰兒,費倫倒是成為了母親的角色,以榮格心理學來說,這像是一場被潛意識拖往下部世界的退行,芙莉蓮的生活功能退化,因此需要費倫的費心照料。
這也讓我們明白一件事:在漫長人生裡,年紀與心智年齡是毫無關係的,我們可以看見擁有長者智慧的年輕學生,同時也會看見如同巨嬰般的長輩,以心靈的眼睛來看,老與少不全然由肉體年齡來決定。
很有趣的是,費倫之所以如此願意照料芙莉蓮,除了無奈,可能也是身為孤兒的她,從芙莉蓮身上感受到失落的母愛,當矮人戰士艾冉問她,芙莉蓮是否是個好師傅時,她這樣回答:
「其實一開始她可能根本不在乎我吧?只是單純完成對海塔大人的約定,可是當我們踏上旅程時,她開始會記得我的生日,還送我禮物。」她這麼回答的時候,芙莉蓮正像個孩子趴在自己的膝蓋上睡得香甜。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老與少、母親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的角色,往往會在某些魔幻的瞬間顛倒,老者會從少年身上獲得智慧、母親會從孩子身上獲得愛,老師也可能從學生身上有所得,魔幻瞬間得以出現的契機,正是因為「互相深度陪伴」
這正是艾冉聽完後,告訴費倫:「芙莉蓮是好師傅」的原因,因為芙莉蓮會嚴厲的教導費倫,卻也允許自己在弱點中依賴費倫,這不是一段由權力決定的關係,這是一段由師徒之愛組成的對等關係。
透過艾冉的記憶,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為何芙莉蓮經常對旁人漠不關心,芙莉蓮曾經這樣對大家說:「在我身旁的人都會一一死去,對我來說,跟你們相聚的時間還不到我生命中的百分之一。」
看到這段劇情我默默流淚了,在我心中芙莉蓮確實不懂什麼叫愛,那是因為擁有了愛然後失去,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為了不讓自己在千年歲月裡一再一再地經歷摯友與愛人死去的痛苦,她選擇讓自己變成一個沒有愛的人。
看著芙莉蓮早期的冷漠與自我中心,讓我想到自己。
高中霸凌讓我飽嚐孤獨一人的滋味,而人際功能破損也使得我在大學時與同學格格不入,某方面來說,那時候的我跟芙莉蓮一開始的時候很像。
我經驗過人際的溫暖,所以當我在這麼多年裡幾乎再也感受不到愛的時候,我選擇讓自己成為一個沒有愛的人,如果我努力掙扎,愛還是會消失,那麼此刻擁有了愛,又有何意義?我猜,芙莉蓮心中有一部份或許也是這麼想的。
我當時雖然渴求陪伴,確實有段時間變得誰都不在乎,只專注在自己身上,或者說專注於學業上,這是我轉移痛苦的方式,我用知識築成一道牆,防止有人隨意靠近。
然而在大學時期有個摯友,如同費倫那樣的接住了我,我們會互相吵架、嘔氣,卻又總是會試圖繼續維繫這段關係,我有很多年都不明白,為什麼明明我都會惹怒他,他卻仍然願意接納我,許多年後,他跟我說:「我們像是家人。」
在那個瞬間我好像有點懂,原來不是只有摯友單方面陪伴我,我一再努力嘗試想要維繫關係,好像也無形中陪伴了他。
一段夠深刻的陪伴,可以支撐住許多激烈爭吵與不愉快,這讓我開始一點一滴打開心,嘗試替摯友多做一點事情,來表示關心。
然而如同芙莉蓮,從有感受到意識上終於完全明白,我們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幾年後摯友便因為婚姻而移民美國,由於生活圈差異過大而失去聯絡,這是我心中的一個遺憾。
回到故事,在海邊村落的新年祭上,芙莉蓮看著日出,心中想著這日出一點都不好看,根本沒有必要冒著寒冷起個大早來,直到費倫詢問既然不好看,為何她嘴邊卻掛著微笑?
她這才意識到,她是看到費倫因日出而喜悅的笑容,使得自己不自覺笑了,換句話說,好看的不是日出,是身旁人們的笑容,是這份在寒冷中,人們互相依靠的溫暖陪伴。
不知道你發現了嗎?陪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陪伴可以支持我們抵禦生命中的寒冷,甚至激勵我們越加成熟,甚至在痛苦時有能力感到幸福,再怎麼孤僻的人,事實上都需要陪伴,那些說獨自一人就能活得開心的人,心中未必真是這麼想。
然而深度陪伴是一種非常困難的能力,那需要很多耐心、對他人的理解,以及對人性抱持相當高的信任,這絕非可以速成的能力,至少我的陪伴功力,不只受到專業訓練的幫助,也仰賴生命中的貴人們,如同費倫那樣用漫長時間的滋養才得以長成。
《葬送的芙莉蓮》不斷圍繞著時間這個主題盤旋,時間會磨練出耐心,時間會增加我們對彼此的理解,時間也會帶來信任,換句話說,如果你總是對自己或旁人說:「我沒時間!」那麼就無法獲得陪伴,更不可能獲得療癒,因為這兩者都需要你耗費相當的時間,如同小王子細心呵護那唯一一朵玫瑰花!
如果你感到孤單寂寞,請慎選耗費時間的對象,留心你所在的群體,有些人正看準你渴望被陪伴的情感,因此如果你身旁找不到一個人能夠深度陪伴你,請記得尋求專業人員的陪伴,他們未必能完美的滿足你,至少他們不會傷害你。
如果你還沒有勇氣如芙莉蓮這樣,踏上真實面對自我的療癒旅程,那麼多看點專業書籍吧,或挑選幾本具有療癒力的小說,像是我下週要介紹的《最後的獨角獸》就很值得一讀。
如果你想要開始認識一起前行的朋友,那麼挑選有感覺的專業課程也是很好的辦法,因為會來上專業課程的人通常比較有耐心,也比較願意互相陪伴,你還可以透過專業知識認識自己。
最後,這篇文章我想獻給遠在美國的摯友,因為你付出漫長的青春年華,成就了如今能深度陪伴人們的我,這是一段很美麗的回憶,也讓我感受到原來陪伴是如此溫暖,這讓我卸下防衛,長出一絲溫柔。
我也想將文章獻給看到最後,或許正感覺孤單寂寞的你,事實上你並不孤單,當你願意替療癒留下充分的時間,必然能找到與你一同看見美麗日出的伙伴。
祝福你的尋覓與遇見,美麗燦爛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對話式催眠創始人。我是微光中的引路人,在幽暗微光中,與你同行。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