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渴望證明的,有時來自於潛意識裡的陰影】
<地海巫師>是已故作家娥蘇拉<地海六部曲>裡的首部曲,講述主角格得成為大法師的經過,也是吸引眾多心理師深入解析的一集,在鐘穎心理師<故事裡的心理學>中陰影章節亦有詳盡解析。我受楓書坊出版社邀請,於3月進行陰影章節中<化身博士>與<黑貓>的導讀,考慮到時間因素,特別用本文補足當天無法對這個故事詳細分享的部分。
格得出生在島上的小村落裡,深具施展法術的潛能,年輕氣盛的他在前往柔克學習法術時,遇到了出身於貴族的學長,兩人初次見面即結下樑子,彼此心結隨著日後學習逐漸加深,終於到達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一天,在學長的挑釁下,格得施展出召喚亡靈的禁忌法術,卻因此將可怕的黑影帶到人間,在院長犧牲自己性命的情況下,雖然保護了在場所有人,黑影卻沒有因此返回另一個世界,反而幻化成人形迫害世人、追殺格得。
凡光所在之處,皆有陰影隨行。格得深具天賦,又對學習知識懷有熱忱,這讓他成為柔克裡受到大家讚揚的人,然而心中的自卑感使他無法接受旁人的漠視或挑戰,更不懂得在未知奧秘下保持謙卑。可怕的黑影雖無臉孔,卻可視為集結格得自卑、脆弱與孤獨於一身的陰影面向。
在這個故事的開端裡,透過榮格理論的眼光,我們可以看見格得努力用成為高超法師的人格面具,去掩飾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害怕能力不足的自卑感,以及最底層的恐懼:自己只是個來自鄉村的無名男孩。
【創傷反應讓面對陰影的過程變得複雜】
當格得離開柔克後,立刻選擇前往龍族的所在地,在<故事的心理學>一書裡,鐘穎心理師提到這個舉動看似無私與勇敢,事實上僅是為了迴避面對陰影的掙扎。在地海世界裡,龍是非常古老的生物,並且知曉人類所難以精通的事物,格得身為年輕法師,卻隻身挑戰龍族,顯得過於魯莽。
這種行為在助人工作者身上很容易看見:因為自己生命的傷或家人的傷而選擇走入「療癒」,卻在接受療癒後很快決定成為療癒師,立志分享自身所學與幫助他人。在有經驗的學習者眼中,這樣的宣告與行動,透露出對自身陰影缺乏覺察,以及潛意識裡為了迴避陰影而設法轉移注意力的恐懼。
格得挑戰龍族的過程有驚無險,最後順利取得了老龍的承諾,平安保護了小島居民,顯示出即使是魯莽的逃避,有時仍能帶給旁人協助,只要是出於真心的舉動,都有可能對他人帶來助益,然而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最後很可能會帶來自身的苦果。從後來黑影一路壯大,甚至將格得逼得節節敗退,差點丟失小命,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迴避陰影,只會給予陰暗面更強大的力量。
人面對創傷時最容易出現兩個選擇:戰鬥與逃跑,在格得一路敗逃前,他選擇奮力一搏,搏鬥的對象卻不是陰影本身,而是古老的龍,這顯示出面對陰影是很不容易的過程,我們很可能會一方面告訴自己鼓起勇氣,卻將力氣花在陰影周圍那些不相干的地方,反而使潛意識裡的傷痛一再翻攪,讓人困惑著為什麼已經很努力了,療癒效果卻似乎有限。
【接納自己無能為力,反而是療癒的開端】
如果將面對老龍視為面對陰影時的「假性好轉」,只是嘗試運用意識力量去鞏固自我認同,好防禦陰影突襲的舉動,那麼格得被陰影逼得化身老鷹一路無意識飛回恩師手中,則可視為「良性退化」的呈現。
格得在老鷹的身體裡停留過久,以致於忘記如何變回人形,甚至幾乎失去原有的意識,相較於挑戰老龍時的機智與「勇敢」,如今格得看起來落魄而驚慌,卻反而真實呈現出他的心中感受–對自己當年犯錯的懊悔與恐懼,並且承認自己可能沒有修復的方法。
療癒的途徑非常弔詭,一方面我們需要深信自己終究會長出承接自身創傷與陰影的能力,另一方面卻又需要承認自己在陰影面前如此渺小,前者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前行,後者使我們不至於自大到認為自己足以凌駕於生命奧秘之上,因而拒絕謙卑聆聽自身陰暗面所帶來的學習。
正因為接受自己不再有能力透過耍小聰明、耍狠、逃避、裝沒事等方式,去面對那些心中所壓抑的事物,是踏出療癒的第一步,因此當格得向恩師表示自己無力找出陰影的真名時,(在地海世界裡要掌握人事物時需要知曉其真名)恩師反而提醒他:「萬物皆有真名」並建議他可以轉身追捕黑影,好設法找到黑影的真名。
【擁抱陰影,使我們得以活出完整的生命潛能】
在我寫過的韓劇<Sweet Home>影評裡,曾經提過擁抱陰影可以讓生命完整,格得最後在好友陪同下,轉身面對黑影,並且在遙遠的世界盡頭與黑影相遇,這段故事不只帶給心理師們啟發,更觸動無數讀者的內心。
延伸閱讀–Sweet Home:被陪伴的溫暖,讓我們有勇氣活下去
當格得一步一步走向黑影時,黑影的臉孔開始起了變化,先是出現那些他熟悉的臉孔,接著出現他所喜歡的人的臉、討厭的人的臉孔……當他與黑影只有一步之隔時,彼此一起大聲喊出:「格得!」於是他可以擁抱這個黑影,天地之間的能量在這個瞬間安靜下來,而從他身上綻放出一道光芒。
格得之所以成為大法師,除了自身天賦、努力學習外,最重要的是他願意面對自己的黑暗,當他嘗試過自我封閉、逃避、轉移注意力與自行送死,最後都徒勞無功後,終於明白他需要面對當時自己無心犯下的錯誤,在承受了自身陰暗面所帶來的一層層試煉後,他的生命裡從此不只擁有法師的光明面,同時也知曉了自身的陰暗面。
在<故事裡的心理學>一書中提到,陰影不是可以對抗的東西,卻也不是可以認同的東西,<化身博士>與<黑貓>這兩個故事裡主角的下場,充分揭露出這點,格得勇敢面對自己的陰影,並且拒絕黑暗的誘惑,反而將自己讓陰影去充實完整意識的光,完成了自身心靈的統整。
整合陰影是一輩子的事情,因此在後續的五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見大法師格得仍然一次次遭遇不同的試煉,象徵人類的心靈成長沒有盡頭,這也再次提醒了我們在面對自己與他人時,值得用謙卑的態度去學習,因為陰影總在我們所能意識到的範圍之外,默默等待著現身的時機。
當我們願意帶著勇氣前行,對於陰影的試煉就可以放寬心,因為每一道潛意識裡的陰影,都是尚未收復的潛能,等待我們叫喚它的真名。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