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談論榮格原型的空泛之作?】
自從心靈工作有系統的引進榮格理論的相關著作後,
不少國內外作家都跟著這波熱潮,爭先恐後的出版作品,
讓這個在我還是大學生時默默無名的心理學家,轉眼間成為炙手可熱的「知名人物」,
除了幾年前有透過榮格理論解析好萊塢劇本設定的「作家之路」,
或是試圖以榮格來解析塔羅牌的「神之手」,
去年暢銷但引起榮格圈內熱議的「情緒陰影」、「原型卡」,
也都是跟著「榮格熱」流行起來的作品,
在這當中,有些是真正具有「賢者之石」的經典之作,
也有只是嘗試替石頭鍍上黃金的「人造石」。
乍看之下,這本名為「男人的四個原型」的書籍,
很可能會讓人認為,這又是另外一本試圖與榮格沾上邊的作品,
尤其在榮格理論中,原本就有針對阿妮瑪斯的四種型態進行探討的論述,
這本書卻採用國王、戰士、愛人與魔法師四種原型,試圖闡述「男人」的心理樣貌,
讓人忍不住想起,當年皮爾斯所寫的「內在英雄」這本書,
一樣試圖探究人類心靈中「原始的六種原型」,裡面的原型卻有自行延伸的意涵。
原型確實是個迷人的概念,使得眾多作者都設法將這個名詞用於自己的書中,
這也讓讀者更容易迷失在「原型」這兩字,所形成的曲折迷宮裡,
稍有不慎就被徘徊於迷宮深處的米諾斯這頭怪物所吞噬,
然而翻開這本書詳細閱讀後,才發現作者要描繪的心理現象,
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得還要複雜。
【失去儀式後,無法長成男人的迷失男孩們】
可能我自己身為男性,對於作者描繪的現代男性心靈很有感,
不少研究人類學或民俗學的學者,都曾在相關著作裡提及,
原始部落或古代人們,會設法運用「儀式」,
引導男孩們在置死地而後生中,獲得身為男人該有的生心理特質,
這種「儀式」在現代電影中仍然很常見:
黑豹中服下藥草去到另外一個世界的國王就典儀式、
金牌特務裡的終極考驗、星際大戰中成為絕地武士的訓練…..
然而在現代社會裡,卻缺乏一套具有療癒及轉化力的真實儀式,
引導每個男孩一路蛻變成為男人。
作者更闡述女性主義者所批判的「父權」結構,
事實上要對抗的並非「男性」的力量,
因為父權體系事實上建築於膨脹自大的男孩文化,
是高度自我中心且自戀的心靈能量,
這股龐大體系所構築而成的力量,只為了服務當權者的利益,
然而真正的陽剛力量或是「男性力量」,不只服務男性,也服務女性,
或者更準確的來説,服務他身邊有需要的人們。
隨著新時代思潮與女性主義的逐漸高漲,
在新一波尊崇女性(或稱之為陰性」力量的教導裡,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把「陽剛力量」直接等同於傳統男性特質,
這使得「典型的男子氣概」與「陽剛力量」被混為一談,
使得有心發展平衡的男性們,可能會誤以為拿出陽剛力量是不好的,
唯有如同變得像是女性一樣溫柔、體貼、纖細敏感,才是「靈性正確」的選擇,
這反而使得他們無法跟內在的自信、界線感與力量連線,
而更可能會被陰柔能量所「吞沒」,反而若落入男人原型的陰影面。
【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路徑】
隨著後現代思潮、女性主義,設法將弱勢族群從父權壓迫中解放出來,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值得擁有其獨特的生命發展路徑,
是當今後現代主義者,致力推動與捍衛的權利,
在我個人的詮釋裡,作者並未強調哪一種發展路徑才是正確的,
如同熟悉榮格理論的人,多半明白女性並不見得適用於榮格原先的個體化歷程,
或者更細膩的來説,女性有其獨特的發展過程,
因此在發展的細節跟象徵上,女性不需要如同男性一樣靠著力量跟技巧,
設法屠殺內在的惡龍,或與內心的惡魔正面對決,
而是透過情誼、關係、機智與靈巧,設法智取內在的壓迫力量。
因此這本書並非是一本「按部就班」的「男人自助手冊」,
作者也避開了直接將「原型」做成「標本」那樣的陳述方式,
(例如國王原型就是什麼什麼,所以應該怎樣如何連結或避免誤用)
相反地,作者設法從電影、神話或隱喻故事裡,
提出國王、戰士、魔法師與愛人,作為成熟的原型能量時,
可能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生命姿態,
並提醒我們每個原型都有其過與不及的陰影面向,
而這些陰影面向將可能如何偷偷地扯我們後腿。
如果要用比較簡化的說法,作者認為這四個原型的陰影面,
事實上展現的是「男孩心態」,多數與剝削、自戀、過度膨脹與冷酷有關,
此外作者並不採取將原型截然劃分的「類型論」,
他不只提醒讀者們,成熟男性心中這四個原型將可以互相合作,
甚至表示「詢問我們是否落入這些原型的陰影中,可能是毫無意義的,
我們或許可以問自己的是,我們用什麼方式來展現這些原型的陰影面?」
這種偏向內傾、內省的姿態,正好是榮格理論的明顯特質,
也讓這本書與市面上一些「告訴你該怎麼做」的「榮格書」,
具有不太一樣的品質,因為榮格本人並不怎麼鼓勵「分類」這回事,
甚至他也不鼓勵後續的追隨者,要完全複製他的論述與路徑。
【我們可以如何發展內在的男性質地?】
在這本書的最後,作者提供了四種方式,
提供給想要發展內在成熟男性能量的伙伴,
身為心理師我覺得作者所提供的這四種方式,
大多不建議在缺乏專業人員的陪伴或指導下貿然嘗試,
因為這些方法確實都有助於親近潛意識,
卻也可能在特殊情境下,不小心讓自己受到潛意識中龐大力量的影響。
(最近很紅的電玩「還願」,或是西方經典的驅魔電影,都可視為其中一例)
除了是心理師,同時也是催眠師的我,
倒是覺得這四種方法,與催眠其實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在理論基礎,以及後續要導入的方向上,可能與催眠各有不同,
例如積極想像對話,就頗類似催眠技術中的「心靈智者」或「內在情緒對話」,
透過與內在心聲在紙上對談的方式,逐漸揭露隱藏在潛意識裡的盲點,
進而讓潛在的破壞性力量浮現,轉化成意識層面上有建設性的助力。
召喚(Invocation)這個作法,根據作者描述,
是閉上眼睛,允許心中自由浮現一個具有原型意象的影像,
進而透過內在視覺與「內在之耳」,謙卑地與之對話,
進而連結這股本來就存在於我們心靈深處的力量,
幫助我們可以逐漸邁向成熟。
除了這兩種看起來比較偏「心靈層面」的作法,
作者也提供「仰慕其他男性」的務實行動策略,
這點與心理學中的「楷模」有高度相似,
透過尋找一位具有成熟男性能量的前輩、導師或長官,
我們將能在與這些人互動的情況下,
逐漸將成熟男性的心靈面貌,內化到自己的心靈世界裡,
這個方法在我跟隨幾位男性專業前輩的過程中,
確實產生很大的幫助,並對生命造成深遠的影響!
對我來説,這本書和「與狼同奔的女人」一樣,
同為透過榮格理論,深入探索自我的專業書籍,
一如「與狼同奔」雖將主要讀者設定為女性,
卻也同時邀請男性可一窺女性與之截然不同的心靈樣貌,
這本「男人的四個原型」,雖然主要是針對男性讀者所寫,
卻也可以成為女性理解男性獨特樣貌的好書,
當然,如果你身為心理師、靈性療癒師,
或許可以透過作者生動淺白的文字,讀到裡層隱藏的智慧,
一如煉金術的語言,永遠都是一種隱喻,
指引著我們發現存在於自己內心的賢者之石。
本名張義平,幽樹(ShoRa)是我的靈性名字,
現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新北市國高中特約心理師與督導、
藍海機構催眠治療師與催眠訓練師、
藍海機構家族系統排列師、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
心靈圖卡諮詢師、訓練師與督導、聊心話大冒險桌遊帶領人。
以謙卑的心情迎接來到眼前的人們,
相信在每個生命挑戰中,都潛藏著邁向幸福的韌力,
用溫暖的心與如實的樣貌,與每個尋求服務的伙伴,
一起替自己的生命,創造出不同的可能。
著有「潛意識的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的生活」一書。
(歡迎分享本書資訊給愛閱讀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