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分手之後,下一個並不會更好】
雖然現代人談到感情不合的時候,總是覺得分手比較好,甚至面對價值觀差異甚大的夫妻,心理學專家也會表示:「比起為了孩子勉強留在婚姻裡,離婚並且各自快樂的父母親,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更有幫助。」有人認為,只要相處不來早點分手是個好選擇。然而,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如果你針對這段關係做了足夠的探索與療癒,那麼下一個人確實會更好。
然而我們每天都有太多事情要處理,分手和失戀的痛苦更讓人想要逃避。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結束一段親密關係(或婚姻)後,他們通常沒有足夠的時間好好整理自己。因此,當下一個適合的人出現時,他們可能會感覺似乎再次上演熟悉的劇情。
如果你覺得這種感覺似曾相識,那麼你一定很能體會影集《安眠書店》中,男主角喬伊的心情:他總是想要當個盡責的男友,想扮演好男人,他很努力並真誠地想做到這點,事情卻總是從某個時刻開始失控,導致他只能一再地把人拖進玻璃屋裡,反覆玩著:「請你相信我,放我出去!」「不,除非你能證明自己值得信賴」的遊戲,並在最終把人帶往死亡的結局。
如同喬伊的前女友(或者該說是前前女友?)甘迪思曾經對他說的:「謀殺會跟著你一輩子」雖然喬伊不想承認,可是他似乎總是在不同女人身上,重複犯下相同錯誤,或許你也曾問過自己,是什麼原因讓自己在不同對象身上,似乎都走向相似的結局?
如果你覺得自己經常遇見渣男、總是錯愛了人,又或者容易莫名其妙成為第三者,又或者是在不同段親密關係中,總經驗著相似的痛苦,那麼或許閱讀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世界上沒有人會使你成為更好的人,除了你自己】
在繼續往下聊之前,我可能要先戳破一句古老的浪漫愛情台詞:「你讓我成為了更好的人」這句話不只在西方電影中出現過,不少東洋影集也都有類似的鋪陳,例如《月薪嬌妻》中的:「謝謝你選擇了我」,從榮格心理學來說,這樣的話語真的很窩心浪漫,當成夫妻情侶之間的情趣說說,對關係絕對是正向加分,可是浪漫褪去後,我想請你記得一件事:「這種事情其實是不成立的。」
《安眠書店》中的喬伊,不管遇到的是哪一個女人:甘迪思、貝可、樂芙、迪萊拉甚至是愛麗,他每次都會在熱戀的時候,在心中含情脈脈的對自己說:「因為認識你,讓我變成了更好的人」然後你千萬別忘了,當劇情即將落幕的時候,他都會一臉真誠的向對方道歉:「對不起,我本來是想好好跟你在一起的,可是現在我沒辦法….因為你掀開了不該發現的東西。」
身為觀眾如果我們冷靜的告訴自己:「喬伊是個瘋子!我才不會像他一樣做出這麼可怕的事情!」或許會覺得心情舒坦多了,我同意你應該不大可能為愛殺死超過一個人,不過我想請你做幾個深呼吸……然後讓自己稍微安靜一下……接著回憶一下,你有沒有一種感覺是,在每段關係剛開始的時候,都覺得充滿希望、愉悅與激情,可是大概過了一個月、三個月、一年或兩年,你卻開始懷疑要不要繼續跟這個人在一起?
又或者你覺得對方變得跟當初不一樣了,又或者是隨著你越來越認識對方,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是那個適合在一起的人」甚至如果你結婚了,在某些時刻裡,你可能會閃過:「我後悔跟這個傢伙結婚,只是因為有了孩子,所以我只好繼續忍耐。」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驗,這正是喬伊內心所發生的變化。
當喬伊對感情充滿期待的時候,會覺得對方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也讓自己成為了更好的樣子,然而當他發現對方「背叛」自己的時候,則會忽然間覺得對方激發出自己內心最糟糕的一面,都是因為對方對自己不好,所以才讓自己不得不反擊,他從來沒有想傷害對方,只是想保護自己而已……
【如果有人可以讓你變好,那他絕對可以讓你變壞】
看到這裡你可能隱約猜到,是什麼讓我說:「你讓我成為了更好的人」不成立了,因為如果天底下有一個人真的可以讓你變得比現在更好,那他絕對也有能力讓你變得比現在更壞,很簡單,他只要不符合你的期待、不按照你潛意識中的劇本上演,擬就會由愛生恨了,而正是喬伊所沒有覺察到的最大問題。
當喬伊遇見樂芙之後,他覺得自己可以將過去拋在腦後重新開始,然而貝可的幻影卻始終糾纏著她,如果你看過《安眠書店》第一季,就會發現當喬伊跟貝可復合之後,就開始在夢中遇見甘迪思,這背後的機制容我們在之後的系列文章繼續探討,不過你應該發現了,雖然喬伊一直努力想拋開過去重新當個好人,可是潛意識中的黑暗卻緊緊糾纏他不放,並在他即將真正進入一段關係的時候,跳出來猛烈襲擊他。
這個黑暗陰影一開始偽裝成「我不好,你好」的光明樣貌出現,使他覺得自己過往的傷痛都被樂芙(或他正在交往的對象)洗滌了,然而當他情緒開始失控、對對方產生懷疑之後,這個光明咒語就瞬間黑化成「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與「「我好,你不好」」看似是截然相反的事情,然而就像是愛恨是家人、自卑自大是手足,這兩種狀態也源自於同一個本源:我不好。
所以傷心欲絕的喬伊一次次出手要設法消滅掉不好的對方,好保留住自己良善的一面,雖然他口口聲聲說的是為對方好,或者是為了不讓自己所做的事情敗露,潛意識裡其實是想透過消除眼前一切不好的一切,好避免讓自己去面對內心的種種黑暗,遺憾的是我們可以看到,他越是極力與內心陰影對抗,陰影就糾纏得越緊迫。
【嘗試想要獨自解決問題,可能是因為內心對自己充滿懷疑】
為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喬伊選擇把所有的會讓自己感覺不好的事情消滅掉,聊到這裡你可能會反問:「那如果我總是覺得在關係中是自己的問題呢?」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我會說:「你跟喬伊、樂芙可能都是同一種人,只是表現出來的行為截然相反。」
我們一起仔細回想,在喬伊還沒陷入絕望的瘋狂,覺得都是別的女人害他情緒失控、事蹟敗露前,是不是都覺得對方是自己心中的女神?這個時候他總是扮演溫柔的獨行俠,無論自己遇到什麼困難,都覺得要靠自己一個人搞定,而且絕對不要讓對方知道?譬如說他在第一季默默替貝可除掉了渣男男友班吉,又或者是在第二季時偷偷在愛麗手機中裝家長監控程式,或是為了幫助迪萊拉而偷偷潛入曾經騷擾過她的明星韓德森家中,替她偷出韓德森收藏的私密照片。當然,他也是這樣對待樂芙的。
從深度心理學來說,始終將問題歸咎於對方,又或者是不斷責怪自己,都是一種在親密關係中的極端現象,都跟潛意識裡的自我懷疑有關,只是有些人會將自我懷疑投射到對方身上,進而大肆抨擊,有些人則會將自我懷疑深鎖在心中,變成自我責怪,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在許多痛苦的親密關係裡,我們很常看見這種組合:一方越是情緒化跟無理取鬧,另一方就越是低聲下氣百般順從。
容易自我懷疑的兩個人之間,往往存在著致命吸引力,就像是喬伊與貝可、樂芙之間戲劇化的發展一樣。身為觀眾,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喬伊之所以一再於親密關係中受傷,甚至對方想跟自己分手,並不見得是這些女人不適合自己,這些女人也不是真的有什麼惡意,而是他不斷想要逃開自己的過去,他換了一個個的姓名、前往一個個不同的城市,最後總是迎來相似的結局,因為他從來沒有機會真正信任過自己。
若親密關係中失去了對自己的信任,就很難對對方有真正的信賴,因為信任感是由內而外建立的。當人們覺得信任感只能由對方提供時,往往會選擇逃避、指責對方或自我懷疑,進而形成負面循環。然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內心的自我接納和信任,這樣才能建立起對自己和對對方的信任,進而讓親密關係可以好好發展。
然而喬伊到目前為止似乎都還不明白,只有透過面對自己,他才有機會真正信任自己和他人,走出困境實現自我成長。
【關係像是一面鏡子,我們總會選擇跟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
在《安眠書店》第二季的結尾,喬伊最後跟樂芙結婚了,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他們之間的婚姻自然也不是童話故事的終點,不過你可能會想,樂芙怎麼會選擇跟喬伊結婚呢?事實上環顧大多數的婚姻,我們會發現夫妻之間往往就是彼此的鏡子,不只會照出彼此最好的樣子,也會照出彼此最不堪的樣子。
喬伊和樂芙的婚姻建立在彼此共同的傷痛上,例如揭露彼此最深層的創傷,以及在過程中互相傷害和修復。從潛意識的角度來看,這是樂芙設法綁住喬伊的方式。儘管他感覺到喬伊身上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如果有一個男人能幫助她遠離自己的痛苦,那麼這段婚姻就值得了。
我這麼說並非表示喬伊是無辜的受害者,畢竟當初是他在茫茫人海中鎖定了樂芙,還故意假裝跟他在安納福林不期而遇,正因為喬伊努力逃避自己的痛苦,所以他不斷地選擇與有相似創傷的女人約會。即使是他在約會軟體上遇到的女性,看起來似乎也都充滿創傷。而且,他這次真的「挑對人」了,因為樂芙足以承受他心中的黑暗,甚至內在有比他更強大的力量。因此,在這段戀情中,他注定要被拖向婚姻。
然而結婚就能保障感情的穩定嗎?我知道不少人認為婚姻可以帶來許多保障,尤其這是一種對親密關係的承諾,是一種愛的表現,不過在接下來第三季的劇情裡,你會發現如果熱戀像是霧面鏡,婚姻就像是一道照妖鏡,會徹底映出彼此內心最深沉的恐懼,對於沒想清楚的人來說,婚姻可能真的不會是個童話故事。
這就留待下一篇系列文章再聊了~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
2 comments
幽樹的安眠書店系列分析得好透徹~期待下一集!(本身也有追這部影集,很好看)
謝謝你的喜歡~有一些文章我放在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上,因為不全都是談論影集內容,所以就沒有放在專欄文章裡了,剛剛我才在客棧上發了一篇最新文章,歡迎去看看喔~幽樹的療癒客棧:https://www.facebook.com/shorahe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