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在尋找心目中理想的白騎士嗎?】
小玲是個三十多歲的上班族,一坐下來就先問我:「心理師,你相信有靈魂伴侶嗎?」原來她預約對話式催眠的契機,是因為雖然有個穩定交往的男友,然而最近她卻發現自己對公司同事產生了情愫,兩個人已經以工作為名目約會過好幾次。為了建立後續對話的安全感,我聽完她的敘述後,立刻就說:「在這個房間裡,我們可以先讓道德批判暫時留在外面,妳離開時記得帶走就好。」
我會這麼說當然不是鼓勵她背著伴侶跟另一個人約會,或鼓勵她分手,而是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我知道當道德束縛太強烈的時候,人往往很難真正聽見潛意識的心聲,我的任務也不在於替小玲決定什麼才是對的選擇,同時我需要陪著她清晰而深刻的認識自己,她才有機會瞭解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想要什麼。
回到靈魂伴侶這件事,不知道你是否相信世界上會有一個與你完全契合的人?無論我認為有沒有,都不該影響到小玲的判斷,所以我只是反問她:「是什麼會讓妳這麼問呢?」她用有點快的語氣回答:「我不知道……自從C來到我們部門,我好像就被他吸引住了,他很幽默,我們也有很多共同興趣,最重要的是從他的眼神裡可以看得出來,他也對我有很濃烈的好感。」
「聽起來C很吸引你,那妳男友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交往8年了,但其實大概這幾年互動的頻率下降很多,這幾年他都在忙工作,其實也不太聽我說話,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都希望我可以聽他的。」
聽到這裡我心中對小玲的愛情劇本大概有個模糊的輪廓出現了,看起來男友很像是這幾年網路上流行的「直男」,雖然很會賺錢,但不太懂得女生心中在想什麼、不怎麼體貼,對小玲發出的訊息也反應遲鈍,而這個部門同事C呢,則是個擅長打點自己、心思細膩,也能夠跟小玲有深刻心靈交流的男人,顯然是個可以將小玲從窒悶孤單的感情裡拯救出來的好男人。
【比起霸道的黑魔王,你可能更喜歡溫柔的白騎士】
如果只是因為C比男友體貼,我猜小玲應該不需要為此陷入掙扎,還要透過催眠來釐清自己的想法,因此我關心她最感到困擾的地方是什麼?「我男友事事都想要主導的個性,讓我有點不安。但我也對C有些沒有安全感,因為他異性緣很好,而且他的薪水比我略少,未來如果要生小孩買房子,我們在一起可能會很辛苦,相對之下,我男友薪水很穩定,未來甚至可能還會再往上調。」
聽到這裡,我發現小玲心中似乎有個常見的愛情劇本,我把這劇本叫做「白騎士與黑魔王」。黑魔王象徵著社會主流價值觀裡,認為不那麼適合成為伴侶的特質,白騎士則具有社會上推崇適合成為理想伴侶的形象,在我們爺爺奶奶的那個年代,黑魔王沒有穩定工作、缺乏責任感、沒辦法給伴侶一個穩定的依靠,白騎士則通常需要具備孝順、有穩定收入、會努力撐起一個家賺夠奶粉錢給妻小的能力。
然而只要你有大學以上的教育程度,大概都不會只以上一個世代的標準來界定誰是白騎士,過去的白騎士,在現代社會中反而逐漸變成黑魔王!因為當女性主義思維逐漸在台灣推廣後,「女人就該依附在先生兒子之下」的觀念已經過時了。體貼具有同理心、能夠共同承擔家務等特質,逐漸成為白騎士的正字標記,那些覺得男人很強大、很帥氣、很多金就自然會有女人來靠近的思想,正逐漸被冠上名為直男的黑魔王標誌。
只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無論在哪一個世代,人們都很習慣用黑白二分法來界定一個人是否適合進入親密關係?同時,我也想邀請你認真思考:「是誰決定了,白騎士比黑魔王更適合當伴侶?」
【是陽性法則決定了我們的黑與白】
求學時代因為我的陰柔與敏感特質,很自然的跟女同學們靠得比較近,所以當大學裡出現「女性主義」這堂課時,為了理解我的姊妹淘們在想什麼,我鼓起勇氣選了這堂通識課,還記得老師在第一堂就對80個學生中唯一的5個男同學進行恐嚇:「我要先警告你們,接下來這學期你可能經常會覺得很不舒服,因為課堂討論裡經常會挑戰到你們原來的思考方式,而且當要針對性別議題投票時,5票絕對是沒什麼勝算的!」
當然後來我發現女性主義跟自己想像得大不相同,首先女性主義並不是「挺女性」的知識系統,而是「挺弱勢」的思考方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堂課是,老師告訴我們社會上對愛情、對婚姻的種種價值形塑,其實都來自於「父權意識結構」,亦即無論男女性,都經常被這個意識結構洗腦,進而將男女性都分成好壞兩派。
「譬如你爸媽可能會說,抽煙賭博愛喝酒的男人不是個好丈夫,你應該要跟孝順無不良嗜好有肩膀的男人在一起」老師進一步剖析:「這其實是很典型好男人壞男人的把戲,社會告訴你哪些人是壞男人,應該避開他們這些危險份子,這時候好男人登場了,於是你覺得安心了,接下來的感情一定會很順利,事實上你從來沒想過,好壞男人到底是怎麼被定義出來的!」
從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析這段話,我認為事實上所謂的父權或許可以當成是「過度膨脹的陽性心靈法則」:強調成功、強調勝利、強調可靠、強調什麼才是好,正是這種法則區分出誰是黑魔王,誰才是值得信任的白騎士,然而這個法則本身就會讓所有人都成為感情的「輸家」,因為只要依循著黑白法則,陽性法則將會同化所有服從這個法則的人,使得我們並不是真的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親密,而是用頭腦來決定誰值得成為伴侶。
我想這套法則最可怕的地方是,不只是男性擁護,連女性也可能在潛意識裡深刻認同,然而這種表面的劃分,往往讓我們把關係當成一種競爭:「我要選擇跟一個最好的人在一起,同時,我要先讓自己變更好,好讓對方也會選擇我。」以親密關係為主的實境秀不就是上演這樣的戲碼嗎?
【超越內心的矛盾與對立,親密關係才得以恆溫而穩定】
其實不只是女性會有白騎士與黑魔王的愛情劇本,男性同樣也有著「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愛情劇本,意思都是差不多的,對男性來說有時會在關係裡出現兩難誘惑:我要找一個嫻熟成熟能打點家務的女性當伴侶?還是單純享受熱情如火又有好身材的浪漫愛情?
我知道紅玫瑰與白玫瑰談起來有點物化女性,不過我想藉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與你分享,無論是選擇哪一朵玫瑰的猶豫,或者是在騎士魔王之間的掙扎,談的都是我們對愛情、對婚姻的幻想:「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如同男人會期待妻子既是純潔堅貞的聖母,在臥房裡又需要是熱情如火的娼婦,女人則期待男人既是溫柔多情的騎士,但在面對困境時又得是那個不畏艱難咬牙撐住的霸主。
如果我們一直期待有個人可以同時滿足自己黑白兩面的需求,那麼注定這一生要不就如同影集《安眠書店》的喬伊一樣不斷更換伴侶,要不就會在關係中一直感到委屈跟失落,而這份感受會一直啃噬著自己的內心,當有其他「靈魂伴侶」出現時,我們將會一直聽到內心的低語:「這個人,才是我心中真正想要的靈魂伴侶啊!」
從榮格心理學來說,我們常會把對自己的不滿意投射到伴侶身上,並且希望伴侶可以承擔讓我們感到開心的責任,然而越是這樣,往往就讓我們越是掉入黑白二分的劇本裡,難以脫身。在對話式催眠進行到第六次的時候,小玲終於看懂自己一直卡在「白騎士與黑魔王」的劇本裡,她慢慢感受到,是潛意識裡的劇本才讓C看起來這麼有吸引力,男友其實在關係中付出很多,只是當她把幻想投射到C身上時,才讓男友逐漸看起來像是個壞人。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靈魂伴侶,卻有願意與你牽手走下去的人】
看到這裡你應該已經發現我對靈魂伴侶的看法了,我確實不覺得這世界上有一個完美的靈魂伴侶等著相遇,我倒是覺得當雙方都願意持續為這段關係用心的時候,我們反而更有機會慢慢成為彼此的靈魂伴侶,如果真的要我替靈魂伴侶下個定義,那會是:「願意跟你一起牽手走下去的人」。
在當代流行的親密關係中,常會認為願意溝通、然後願意傾聽彼此是很重要的事情,不過有意思的是,我發現不是每一段感情幸福的夫妻或情侶,都符合這個白騎士公式,然而他們總是會找到一個能夠互相平衡並能夠一起走下去的方法,在這當中彼此也都感覺舒服。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大概很難控制伴侶要成為一個有覺察能力、善體人意、善於傾聽你的人,然而我們倒是可以自己先成為這樣的人!有時候當妳真正走出這個劇本時,對伴侶的看法也將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投射出什麼到白騎士與黑魔王身上,重新感受在伴侶關係中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這個最重要的需求已經被滿足了,那麼或許剩下的我們可以自己來,又或者是透過其他的人際關係來滿足。
當然,如果你發現伴侶長期以來都無法滿足自己最在意的,那麼或許你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在這裡面或許你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