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心靈成長有興趣,一定曾經聽過這個說法:放下小我對結果的執著,保持內心純淨的愛,生活將會越加美好。
然而我有時候會收到學員的詢問:「為什麼我的心這麼純粹,卻反而一直被人傷害?」他們好想要知道,難道追求內心成長注定就要一直受苦嗎?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困擾,今天我想來跟你聊聊純粹這件事。
阿特密斯(Artemis)是希臘神話中最純粹的神祇,他發誓終生守貞,守護幼童與動物,並在民間信仰裡受到諸多女性的崇拜。
我們可以輕易在心中想像出阿特密斯的模樣:心思敏感纖細、純淨得如同夜空中的月亮,步伐輕巧動作敏捷,而且擅長狩獵。
當我從隱喻催眠的視角去閱讀這個處女神的神話故事時,感受到一股微妙的矛盾,雖然阿特密斯發誓終生守護自己的心靈純淨,她卻做出不少可怕的事情。
例如有一次阿特密斯愛上了擅長狩獵的青年俄里翁,兩人愛得死去活來,親弟弟太陽神阿波羅眼看姐姐即將親手打破自己發下的誓言,於是想出一個計策:
有天中午俄里翁渾身赤裸地在湖底健行(因為他是海神的兒子),從遙遠的高空俯瞰,俄里翁的黑色秀髮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很小很小的黑點。如同漂浮在湖中的海草。
阿波羅抓準機會拉著姐姐來到湖泊的上空,挑釁她一定無法從這麼遠的空中,用弓箭射中湖底的海草。
以射箭技術自豪的阿特密斯當然無法容忍弟弟的挑釁,她立刻搭弓瞄準漂浮的「海草」,精準地放出手中的箭,俄里翁當場葬身湖底!
我在閱讀這則神話隱喻的時候,感受到兩個很有意思的矛盾:
首先阿特密斯不是發誓守貞嗎?那她怎麼會受俄里翁俊美健壯的外貌誘惑,差點打破自己立下的誓言呢?
再來是她如此重視內心純淨,怎麼會因為弟弟的挑釁而失手射殺愛人?
然而當我繼續研讀阿特密斯的神話時,發現這類的事情發生不只一次,換句話說,阿特密斯經常打破自己立下的誓言,而且他為了守護「純淨」,其實做出蠻多剛好相反的事情。
這讓我想起佛洛伊德提到潛意識裡的防禦機制: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意思是人為了壓抑某種衝動,所以反而會加倍要求自己表現出相反的行為。
反向作用帶來的代價是,內心情感累積到再也無法被意識控制的程度時,將會一口氣爆發出來。
平常溫和有禮的人,在喝酒之後變成會毆打妻小的暴君,或是總是樂於助人的大善人,一夕之間變得冷漠自私,平常理性節制的人,在戀愛時卻總是衝動行事……
我從阿特密斯的矛盾裡,感受到這股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對立拉扯,或許阿特密斯正是為了逃開自己豐富纖細的情感,所以採取截然相反地作法,發誓一輩子不碰會讓人暈眩混亂的愛情,好維持自己最清晰的冷靜與純淨。
其實從阿特密斯誤殺情郎的隱喻裡,我還注意到一件事,有時候人會為了維護自我價值,而選擇了過於極端的信念。
我高中的時候因為經歷非常漫長被孤立、排擠、欺負的過程,所以當我上了大學之後,非常追求內心的「純粹」,因為被傷得太深,所以我特別看重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往來。
然而這卻讓我變得更加受傷,因為我發現人際關係中總是充滿各式各樣的計算,跟功課好的人交朋友可以借筆記來抄、跟漂亮的人當朋友可以讓自己變得有人氣、跟善良的人交往可以得到比較多幫助……
那時候的我對人際關係充滿渴望,卻也感到無力,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又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跟人交換,這讓我變成了一位憤青,看很多事情都不滿意。
現在回想起來,我或許就如同阿特密斯一樣,誓言守護自己與世界上的純粹,卻沒覺察到,當我把這個價值推展到極限的時候,反而變成另一種暴力。
正如同阿特密斯的弓箭可以用來守護,卻也可能變成傷人的武器,內心純淨是很美好的特質,卻也可能因為缺乏覺察,而形成情緒不穩定、為了保護自己而傷害他人的狀態。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發現了嗎?心靈成長的初衷其實是邀請我們溫柔地打開自己的心,容納生命中的各種可能性,這即是榮格心理學裡接納陰影(Shadow)的重要性。
靈性成長對純粹的探求,是一份對心靈超越的渴望,然而如果我們無法先承認自己是個有七情六慾的凡人,那麼很可能反而會一再用純粹來要求自己,用高標準責備自己,甚至用理想主義來譴責別人的不純粹,這份純粹底下帶著許多尚未覺察的情緒,榮格稱之為情結(complex)
越來越深入研讀榮格理論中的各種隱喻之後,我發現過度追求純粹,是因為我想保護高中時受傷的自己,為了避免自己在人際再次受挫,所以我非常希望人不要那麼計較。
當我注意到內心的弓箭瞄準何方,才開始有意識地一點一滴調整自己,並發現我眼中的計算,其實也是對方維護自己界線的生存姿態而已。
當我越來越能看懂,人們為了安全感而採取的生存姿態,我的心情開始變得穩定,更能看見對方的善意,並在人際關係裡創造出和諧與流動的氣氛。
如果你還想聽聽更多阿特密斯的神話隱喻,並認識情緒對生活帶來的影響力,歡迎報名年底的「神話催眠:顯化你的新年關鍵字」,報名請見留言。 祝福你穿越情緒迷霧,溫柔守護自己的心。
擅長催眠的心理師,生命幽暗處的引路人,長期浸泡在榮格心理學的潛意識深海,跨界學習塔羅占星、夢境解讀與能量療癒,擅長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搭起專業與生活的橋樑,讓催眠成為改變生活困擾的資源,座右銘「催眠即生活」。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隱喻催眠:讓潛意識陪你啟動心靈療癒原力》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與Bing,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