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與魔法師,可能跟你想像得不太一樣】
大多數人對巫師的想像,大概都來自於像是《哈利波特》或《魔戒》這樣:手持魔杖口中念念有詞,或是如同《太陽召喚》裡可以用雙手施展魔法的意象,不過真正的巫師或魔法師,可能跟你所想像的不太一樣?
在你繼續閱讀下去之前,有幾件事情想先與你分享:關於魔法與神秘學的知識,一直以來都有許多流派,這本書所提供的僅是其中一種視野,其次我的主業是諮商心理師,專長在潛意識、人類心理運作機制,神秘學則是我的興趣,因此我能與你分享的書中內容,將會專注在這個層次上,如果你對魔法師的儀式有興趣,我對書中儀式的部分較無研究,可以推薦你身旁學有專精的朋友,他們應該會說得比我更清楚與適切。
長久穿梭於學院派心理學以及身心靈領域,設法促成兩個領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事情,在偶然機緣下,「一個台灣巫師的影子書」這個臉書專頁自己從臉書上跳出來,我大概是從那時候開始追蹤作者的臉書,並從文字裡獲得許多啟發,因此當知道作者丹德萊恩竟然出書了,當下立馬決定買回來啃讀,接下來我就要來與你分享3個從書中獲得的珍貴體悟。
【魔法除了咒語,還象徵完整的世界觀】
如同我在心靈原型卡與塔羅牌課程中,第一堂課必然會與學生介紹的:「每個深度牌卡背後,都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觀,學習牌卡即是學習長出一套細緻的世界觀」,作者也在書中一開始就嘗試提出自己對於魔法與現代魔法(威卡)的詮釋,同時也邀請你一起想想:「到底什麼是魔法?」
我覺得這個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對許多新手來說,對於可以拿魔法來做什麼,可能比弄清楚魔法是什麼來得更有興趣,然而我認為魔法雖有其妙用,卻絕不可能是一套讓我們控制宇宙天地的學問,這點在深度心理學中早已有許多探討:雖然人類總是想以意識來駕馭潛意識,然而潛意識終究不可能完全納入個人意志的掌控裡,這道理恐怕也適用於「魔法」的世界。
台巫影書的前六章,相當詳細地介紹了神秘學裡的三大流派:卡巴拉、赫密斯與諾斯替教派,這三個流派中各自怎麼詮釋世界誕生、人類與神靈的關係,以及存在於人與神之間的中介地帶是如何層層化現出來的,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應該會覺得讀來相當深刻,只是當中牽涉到不少艱澀的名詞,而且作者並沒有貼心的準備註釋,所以你很有可能需要一邊閱讀,一邊上網查詢補充資料。
雖說在閱讀上這本書的語言頗為艱深,不過一旦你願意耐著性子慢慢讀下去,絕對會被神秘學所勾勒出來的浩瀚世界所吸引,並且瞭解到,神秘學、魔法或巫術,並不如科學家所宣稱的那樣,只是一種古人的迷信,相反地,這是一套用以剖析人類心靈與世界運行的精緻學問,榮格本人據說即受到諾斯替教派的影響。如果你想要有系統的梳理神秘學的知識脈絡,這本書的前六章將會是不錯的開始。
【瞭解魔法,即是設法瞭解生命】
雖說這本書談論的是魔法,不過作者一開始就言明這本書其實更像是自己修習過程裡的筆記,所以處處可以看見在知識與知識之間,他深刻省思自己的痕跡,例如魔法師自我膨脹的問題,當魔法師嘗試呼喚過於極端的力量來協助自己的時候,很可能即會陷入某種瘋狂的處境,乍看之下困境似乎被移除了,生命道路卻也因而偏離。
這現象其實很能從深度心理學去解釋:當人深陷絕望、創傷或極度渴望突破停滯不前的困境,往往會在潛意識裡暗自期盼「奇蹟」的出現,因而真的引動了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對魔法師來說這可能是神或天使的援助,靈性療癒師會稱之為宇宙奇蹟,榮格分析師可能會將之稱為「原型」的力量,這些詞彙都指稱著位階高於人、力量超乎尋常的存有,然而從神話裡我們常會看到凡人乞求諸神協助的劇情,卻不一定每次都會帶來好結局,相反地這個呼請,有時甚至招來凡人的滅亡(史詩伊利亞德裡就充斥這樣的橋段)。
因此魔法本身是一種中性的存在,最後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往往取決於施術者的心態,當我們能夠在藉助魔法之力靠近自身渴望的結果時,仍能記得一體至衡、萬物相依的概念時,就能小心翼翼避免過度極端的使用這股力量,並能藉由這股力量去清淨自己、顯化所願,這需要我們能夠對萬物有情有著深遠理解,而非把人當成宇宙中心來役使超越自身的力量。
【觸及深度心理學的魔法觀點,處處提醒我們修習時的留心之處】
在愛智者鐘穎心理師的導讀中,即提到雖然這是一本談論魔法的書,然而處處可見深度心理學的影子,我覺得這個特色很難說是好或不好,畢竟太把魔法心理學化,感覺就像是瞎子摸象,無法一窺神秘學的完整樣貌,然而對於諸多剛接觸這領域的麻瓜來說,能夠從心理學的角度涉獵魔法,反而可以發揮接地氣的作用。
我自己對於靈性系統的接觸,是先有了一些心理學訓練後,才開始因為托特塔羅有了超展開的神秘之旅,在書中所提及的靈魂三次死亡,或是因為自我膨脹而導致生活陷入危機的處境,多少有些個人經驗,因此我很喜歡作者經常提醒的:魔法的根基來自於個人修持,當自身意識足夠穩固,才能一層一層逐漸往更精緻的能量開展,進而碰觸到那些蘊含著力量的象徵與存有。
若從深度心理學的語言來說,這即是自我(ego)繞行自性(Self)的過程,當自我開始能夠意識到自己不是整個世界的中心,甚至個人意志也非能主宰自己生活的全部,將能讓出一個空間,並開始認識與接觸來自於潛意識的諸多訊息,慢慢地我們會有些時刻感受到,自己碰觸到集體潛意識裡深不可測的那股能量,就像是你在淺水區待了一陣子後,開始感受到原來還有一股更深的海流,雖然看不見,卻隱微地影響了整個海洋的變化。
當我們因為對這股海流的好奇而潛得更深時,如何不被這股超越自身的力量吞噬、控制,甚至帶離原來的路線?靠得絕對是日復一日的修練與覺察,才能明白何時該進,何時該退,並能從這股進退中逐漸習得更多海洋的知識,這是深度心理學的療癒路徑,也是作者於書中嘗試扣問自身靈魂的方式。
【永遠記得在人類之外,有著浩瀚的世界】
在文章最後我想引用一部很榮格的漫畫來做結尾:Clamp所繪的《xxxHOLic》,魔女侑子曾說過:「在我們身處的世界之外,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世界」,作者在書中反覆提出的諸多警語,正訴說著我們千萬不可認為自己是宇宙主宰,無論是深度心理學或是神秘學,同樣都強調著對宇宙天地懷抱敬畏之心的重要,我也正因為從心理學穿越進入靈性療癒的領域,因而對於人、對於這世界常保謙卑之心。
台巫影書雖說匯聚了許多神秘學的知識與儀式內容,誠心而論,不會是一本好讀的書,既然作者已經說明這是一本筆記,在文字使用上比較難以照顧到新手讀者,建議你可能需要有一些塔羅牌、占星學或相關修習經驗再來閱讀,會覺得輕鬆一點,如果你一直有閱讀深度心理學的習慣,應該也會覺得親切一些。
除此之外,如果你比較是信奉「只要有愛就能療癒」的取向,可能也會對於作者諄諄教誨的口吻感到有些不耐煩,因為這本書的信念相對於現代強調輕鬆愉快、絕無犯錯可能的靈性流派,相對保守謹慎非常多,這點也是我需要先提醒你的部分~
那麼這本書究竟適合什麼樣的人閱讀呢?我想首先最值得推薦的,會是長期接觸深度心理學並且對神秘學有興趣,卻一直不知道從何入手的助人工作者們,像是心理師、輔導老師、精神科醫師等等,其次是一直覺得自己在靈性療癒道路上卡關,嘗試許多心想事成、信念工作、能量清理,卻總覺得就差臨門一腳的療癒師,最後則是想藉由神秘學角度好好認識自己的人們。
最後我想與你分享7月關於榮格心理學的大好消息,有7位在榮格心理學領域深耕多年的重量級講師們,將會開設占星、瑜珈、時間學、神話與煉金術等跨領域的深度研討,聽完這幾場講座,對於閱讀台巫影書相信也會有些幫助喔!
榮格世紀系列講座,報名與講座詳情請直接點選文字超連結。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