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不只是靈性議題,還是貨真價實的物質議題】
生命奧德賽系列來到第三篇,許多伙伴都敲碗等著我分享關於身心靈工作者定價的文章,在繼續讀下去之前,我想邀請你思考一下:「金錢是物質層面的俗世議題,還是能量層次的靈性議題?」如果你問經濟學家或商業人士,答案鐵定是前者,還能以國際情勢、社會階層與你的專業能力進行一番解析,如果你問的是靈性導師,他可能會嘗試跟你聊聊後者,並且表示:「你的收費取決於你認為自己價值有多少。」
身為跨領域的專業工作者,我的答案是:「金錢有靈性層次要去感受,但絕對有著物質層次的考量需要解決。」這麼說或許蠻鐵齒的,然而從歷史發展來說,金錢的前身是「以物易物」,人類祖先會拿今天打獵到的鹿肉,去換隔壁鄰居的一點穀物,後人為了方便交易,所以開始有了貨幣制度,除非我們相信動物、植物跟大自然都只是一種心智上的幻覺,不然這些原本用來交易的物品絕對不會只有「靈性層面」。
如果你願意相信,金錢同時存在靈性與俗世上的意義,那麼我們就可以一起用這個角度,回來思考「如何替你的身心靈服務制訂收費」了,以下我會分享3個很重要的層次,幫助你細緻檢視制訂收費的過程。
【你擅長面對大眾,還是渴望守護小眾,決定了你的定位】
身為斜槓或全職的身心靈工作者,收費會直接影響到你的收入,開得太高擔心沒人來,開得太低又心有不甘,我覺得除了做好完善的財務規劃(這個能力在EP2談過),我們可能需要先想想自己的個性本質上是什麼樣子。(這是EP1的主題)
幾乎所有行業都可以粗分成大眾與小眾兩個定位,大眾化需要對時下議題有充分敏感度,具有高度親和力,並且可以用唱作俱佳的方式,去與服務對象或潛在受眾對話,由於服務對象數量比較多,並且需要讓極大多數人有感,並且降低接觸服務的門檻條件,所以至少在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有時間去觸及較深度的知識,尤其大眾化的工作者通常需要服務橫跨眾多年齡層與族群的受眾,需要培養的能力與性格是廣度而非深度。
反過來說小眾取向的工作者,大多是在特定領域沈潛已久,甚至擁有高度專業能力,然而也正因為這份特質,要接觸到他們的門檻會變得比較高,他們的服務對象相比之下重質不重量,短時間內比較難產出讓不同族群都有興趣的作品,比較會是沈穩深耕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自然而然吸引到頻率相同的鐵粉靠近,他們可能也比較沒有那麼喜歡一直跟粉絲互動。
大眾與小眾比較像是一道彩虹光譜,絕大多數的身心靈工作者都不太能截然使用二分法來找到位置,常見的幾種位置有網紅、學者、說書人、法師、心靈領袖等等,當你檢視自身個性、鑽研領域、行銷特長等不同元素的排列組合時,就能在這個光譜裡更好的辨識出自己的位置,並且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
舉例來說,雖然不少讀者覺得我的文章淺白好讀,根據這幾年觀察下來,我的書與文章的閱讀門檻其實不低,需要真的對自我探索與知識感興趣的人,才會想要長期追蹤,只是小學老師的訓練,讓我可以與你進行較為日常的親切對話,比起網紅,我本質更像是個學者,只是披上了說書人的外衣,讓這些生澀的知識,變得比較好入口。
說到這裡,我想你已經發現了,大眾市場與小眾市場除了定價方式會有明顯不同,同時,你會需要不同的專業能力,才能支撐起你制訂費用的實力。
【找到與你位置相近的行情價,會是收費的重要指標】
身心靈領域的收費一直都有些混亂,所以給人一種好像「我想開多少費用都可以」的錯覺,這可能是因為我們一次看到了太多種定價方式,被搞得眼花繚亂,如果靜下心來想,其實每個領域一定都還是有能被接受的「行情價」,甚至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那些收費看起來太低或太高的身心靈工作者,長期下來真的有得到平衡嗎?
我所觀察到能長期經營的身心靈工作,大多數都不會有收費偏離「行情」太多的問題,只是這個行情要怎麼觀察呢?我嘗試列出比較重要的一些參考指標。
在前兩篇系列文章裡,我之所以會一一列舉出6種必備能力,即是在協助你釐清自己的市場定位,從你開始提供身心靈工作的年資、擅長的療癒方式、專業能力大概培養到什麼程度、擅長大眾還是小眾領域、能否對提供的服務有一套自己的概念,而不只是單純照抄官方機構的文字,甚至是你從文字中透露出來的質感,這些資訊都有助於你找到行情價的參考。
舉例來說,不少伙伴都說我的費用很佛心,一開始只是當伙伴們說好聽話逗我開心,後來開始認真搜尋同時具有心理師、催眠師、塔羅牌講師資格,並且深耕潛意識領域的身心靈工作者,才發現我的收費似乎真的偏低,而且多年來幾乎沒有調漲,所以這個佛心,可能不一定是我真的很佛,而是我的收費遠低於在相近市場定位中的大多數工作者。
最後,當你的生命經驗拓展了、專業能力逐漸累積了,甚至是你行銷自己的模式更精緻了,「行情」可能也會隨之改變,這或許吸引一些人想成為身心靈工作的原因吧?因為在這領域中,確實可以因為你的努力與成長,而獲得越來越穩定與相對有所提升的收入。
【你的自我價值,決定收入的長期發展】
當你已經依據前兩項俗世層面的考量思考過收費,最後一步就是我們很熟悉的老話:「你的費用顯示出你的自我價值」,事實上我覺得這句話應該改成「你的自我價值會影響你怎麼經營身心靈工作,長久下來,會決定你的收入能穩定支撐起生活開銷。」畢竟懂一點行銷的人都可以理解,收費其實跟價值沒有絕對關係,有時候高收費與包裝能力有關,收費比較低,也不表示品質比較差。
然而,如果我們對自己缺乏信心,可能就會一直過度付出,長久下來不只開始累積委屈受苦的心情,若沒有獲得足夠收入,更會直接影響進修與生計,時間一久要不心理不平衡,要不就是服務越多負擔也越大,導致身體吃不消。
因此,你需要收多少才能感到平衡,除了考慮現在的收入水平、自身專業能力、行情價等因素外,還需要你能對自己誠實,一一列出目前的開銷與時間報酬率,如此一來,你將會清楚知道,自己大概要制訂多少收費,長期下來會讓自己感覺舒服,不會因為滿腔熱血搞到最後餓肚子,也不會覺得自己收了好高的費用覺得心虛。
要能夠這麼誠實而清晰的釐清這些需求,需要你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否則你可能會因為自卑而開得廉價,又或者是因為自大而收得過高,從心理學來說,自卑與自大恰好是一體兩面,都不是我們真實的模樣,前者讓我們把日子過得卑躬屈膝,後者則讓我們沉浸在膨脹光環裡,渾然不覺等在前方的危機,我想這才是自我價值對收費的真切影響吧!
【替自己做好彈性規劃,你會找到最舒適的收費方式】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有一點頭昏腦脹?為了能在一篇文章裡儘可能細膩陳述各種思考收費的方式,確實可能讓文字變得有些燒腦,我想邀請你放輕鬆,因為定價是可以改變的,而且如果你打算作一輩子,你所收的費用絕對也會改變,只是漲幅(或跌幅?)有多少。
我曾經有過一開始把服務訂很高,結果來預約的當事人數量少到不行,讓我檢視到自身專業不足之處,於是關閉該項服務認真進修,才慢慢將我想要深耕的領域紮實累積起來,也曾經有過發現收費太低不足以支撐自己的生活,所以開始思考如何讓費用能跟上服務價值的時期,最後慢慢找到收得讓自己安心,當事人也能負擔的平衡點。
這麼多年來,我深深覺得定價真的是門不容易的學問,裡面包含的絕對不只有專業能力或自我認同的議題,背後牽涉到我們對社會文化、受眾習慣、商業運作、文字鋪陳甚至是圖像美感等橫跨諸多領域的知識,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精通這麼多學問,所以我會鼓勵你先踏出第一步,然後找到自己需要成長的地方,讓能力能支撐你開出來的費用,讓費用能支撐你的生活,多多觀察與嘗試,最後必然能找到屬於你的定價風格。
談完制訂收費的基本概念,下一篇文章,我想與你聊聊文案行銷這回事,除了文案是許多人覺得苦惱的項目外,文案也會直接影響到你是否能傳遞自身定位,甚至影響收費的要素之一,那麼就期待我們繼續在奧德賽旅程中,能安然穩健地繼續航行吧~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