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啪!正當我以為終於殲滅擾人清夢的敵人,但其實只是賞了自己一個耳光,那一年我大四,跟全班將近50人一起在宜蘭的小學裡駐地實習,每週一到四都住在學校大禮堂的講台上,夜晚是我們最恐懼的時刻。
不只是因為有堆積如山的教案要修正、許多行政事項需要協調,而且時間接近夏季,擾人的蚊子替我們已經疲憊不堪的身軀,增添了越加沉重的負擔,即使點了蚊香,有時候睡到一半,還是很難抵禦這小而深入的侵襲,只好儘可能鑽進睡袋裡,躲避小小轟炸機如雷的巨響。
其實在人際關係中,也經常有心靈小蚊帶來極大的困擾,我們不妨想想,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會因為一點芝麻小事而引發激烈情緒呢?可能是回到家看見散落一地的襪子跟衣服,或是搭捷運時乘客不小心撞到你的肩膀,又或者是主管指出你工作上有缺失的地方,甚至是你發現同事們揪了聚餐卻沒邀請你……
純理性來說,這些可能都不是什麼大事,甚至可能只是一場誤會,然而有些人可能情緒很快就過了,有些人卻會在心中反覆思索著,情緒也像是濃霧般徘徊不去,看到這裡,或許你還會想起親友同事的一些例子,並在心中感到狐疑:他為什麼要這麼玻璃心啊?好好講話不行嗎~幹嘛這麼有情緒呢?
榮格心理學將這種莫名糾結的心理現象稱為情結(Complex),情結就像是端午節的粽子一樣,繩頭小小的,牽起來底下卻好大一串,在平常時刻,我們通常都好好的,一旦有人觸動了潛意識裡深埋的情結,我們就會像是換了個人似的神色大變,或許是破口大罵,可能是開始碎念,也可能是渾身顫抖睡不好覺。
看在旁人好像無傷大雅的小事,我們感受在心中卻猶如被狂暴的大象猛烈踐踏一樣,覺得胸口鬱悶、氣血攻心,甚至魂不守舍,當他人覺得是我們太玻璃心,又更加深內心的自我懷疑與委屈,這就是情結替人際關係與自我價值帶來的深層破壞—我們感到被孤立,並讓內心潛能逐漸流失。
榮格心理學比較像是一門純手工的技藝,看重每個人內在的差異化,因此榮格並沒有建立起一套將人分門別類的學問,而是透過與當事人間手把手的陪伴,逐漸梳理出情結帶來的影響,並在人格日漸成熟的情況下,擺脫情結帶來的威脅,這過程也可說是個體化歷程的一部份,說穿了,個體化就是讓生命逐漸完滿成熟的過程,因此相當曠日廢時。
對於沒耐心的現代人來說,可能需要在開始感受到個體化的好處前,先嚐到一點信心的滋味,這時候《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這本大眾心理學好書就值得我們一讀了,因為在這本書中,清晰描繪出不同情結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人際反應。
兩位作者都是德國的心理治療師,他們的專長認知行為治療,恰好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接受專訓的學派,在過去認知行為治療一直被認為是個冰冷無情的學派,治療師似乎以辯倒當事人的非理性為己任,不過閱讀這本書時,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在欣賞一齣優雅的歌劇。
作者使用蚊子與大象如此生動的隱喻,描繪出自認為玻璃心的人,其實他的心靈跟多數常人無異,因為當情境置換後,那些自詡為正常人的人,也可能會因為蠅頭大小的瑣事而陷入情緒風暴裡,因為在蚊子般小小的瑣事當中,蘊藏著會破壞我們理智的大象,而我們每個人的大象都不一樣。
正所謂「不是不爆,只是時機未到」,當專屬於我們的這隻蚊子飛過來時,大象的踐踏也隨之而至,無人可以避免。
認知行為治療的優勢,在於提供清晰的探索路徑,讓我們可以按照這份分類,對自己進行一定程度的探索,在《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這本書中,便提及了7種常見的大象:
1.我擔心失去庇護
2.我不受尊重
3.我無法劃定自己的界線
4,我不受重視與尊重
5.我不是其中一份子
6.我總是需要讓步
7.沒人幫我
不知道這七頭大象裡,你對哪幾頭比較熟悉?如果你不太能清楚分辨,那麼順著書中的引導,先從蚊子(引發情結的事件)開始辨識會是很不錯的方式,在書中也詳細敘述了如何從蚊子一路追蹤到大象輪廓的方法,我認為這替敘述上較為朦朧的榮格心理學,增添不少清晰的路徑。
雖然這本書主要談認知行為治療,我卻覺得裡面有些跟榮格心理學互通的有趣概念,例如大象之所以會從蚊子當中現身,是因為我們過度壓抑某些正常的身心需求,例如人際連結、尊重、性慾、安全感、自主性等等。
榮格心理學認為當一個人太想要獲得某個需求,例如被認可與喜愛時,就會不由自主的去壓抑或扭曲另一個與之相對的需要,前者稱為人格面具,後者則稱為陰影,兩者其實同等重要。
很多人讀了榮格後,會誤認為人格面具是不好的,又或者陰影是邪惡的,事實上這兩者都是人類得以延續生命的正常需求,只有當其中一方發展過了頭,才會造成問題。
若從《躲在蚊子後面的大象》作者的角度來說,陰影就是被過份壓抑與扭曲的需求,也就是那頭大象,陰影之所以夜夜淒厲向我們索討,是因為我們總是轉過頭來不去正眼看待,並以恐懼跟厭惡餵食它,直到最後把它養成了怪物。
因此換個說法,陰影工作的重點就在於誠實地面對自己所渴望的,並發展出適當的方式去滿足他,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收復裡頭封印住的能量,使生命恢復平衡與流動。
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有趣的隱喻:當我們越來越熟悉大象的輪廓,大象就會成為守護我們需求的最佳伙伴,提早讓我們知道有哪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並讓我們得以去拓展自己的人生。
這讓我忍不住想起印度的象神具有掃除阻礙的力量,那股駭人的破壞力正是清掃個體化道路阻礙時最強力的支援!從這角度來說,陰影事實上是我們在心靈世界另一位隱藏的盟友,只是需要找到接近與認識的路徑,才不會在轉化途中先被象腿擊中。
看到這裡,我相信你已經發現了,人際間的溝通困難,有時候需要的是說話技巧,然而當你發現技巧派不上用場的時候,就需要回頭來檢視是否是情結作祟了,我認為關係是互相創造出來的,因此在一段糾結的關係裡,必然雙方都各自受到不同的情結驅動。
然而改變別人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因此如何避免自己的大象踐踏到他人,也懂得閃避從別的方向衝來的大象,我想是閱讀這本書可以帶來的豐富收穫,誠摯推薦這本好書給願意深度探索、苦於人際情感糾結的你,願我們都能親近內心這頭可愛又威力無窮的大象,掃除個體化道途上的障礙!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