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吃魚嗎?如果有一天走在馬路上,有個人告訴你:「那個……你知道嗎?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魚並不存在喔!」不知道你會有什麼想法?
收到出版社寄來《魚為什麼不存在》的時候,我花了一點時間,才搞懂這本書想談論的主題是什麼,然而在這之前,這本書的名字已經大大引發我的興趣。
後來我發現,作者簡直是個天才,他用非常生動的口吻,訴說著自己人生如何陷入低潮,又如何從偶像崇拜中,找到一絲支持自己站起來的力量,接著命運對他開了個大玩笑,讓他對偶像的幻想徹底破滅,而他竟然從毀滅的餘燼裡,明白了人生的真實與遼闊。
作者崇拜的人是誰呢?竟然是史丹佛大學首任校長大衛‧喬丹!
大衛‧喬丹從小就對大自然具有濃烈的狂熱,後來更是發展出對魚類的執著,他立志於要發現美國溪流中每一條尚未被命名的新魚種,而且即使他費盡千辛萬苦做成的魚類標本,因為地震火災等因素而數次被摧毀,他仍熱情不減。
這下你大概知道為什麼作者會將大衛‧喬丹奉為人生偶像了吧?因為這個愛魚成痴的人,活生生的實踐了尼采的名言:「凡殺不死我的,必讓我更堅強!」
從榮格心理學來說,作者顯然把某種救世主情結投射到大衛‧喬丹身上了,於是作者瘋狂的閱讀各式式樣關於大衛‧喬丹的故事、著作與報導,直到他發現這個人竟然親自寫下美國歷史上殘酷的一頁。
如果我們一起回顧美國歷史,會發現在光鮮亮麗的強國形象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國家對人民有著殘忍的一面,其名為「自然之梯」理論。
自然之梯是從物種演化的概念延伸而來的,在那個時代裡專家學者們相信物競天擇,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由演化而來,演化機制具有階級,就像是梯子一樣,越是高級的物種將佔據梯子的越上端,越是低等的物種則盤據在梯子的越下方。
人類身為萬物之靈,當然位於演化金字塔的頂端了。
這個理論看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什麼問題對嗎?然而既然物種之間有優劣,人種之間會不會有優劣呢?例如那些好吃懶做的黑人,鐵定是因為不夠努力,所以在演化上就跟寄生生物一樣低等。
簡單來說,黑人雖然跟白人一樣都隸屬於人類這個物種,但卻是物種當中比較低等的存在,更不用說黑人居住的區域總是比較髒、比較容易有疾病產生,學生的成績也比較差了!
這個觀念後來進一步催生出「優生學」,優生學認為為了根除疾病、髒亂、貧窮等社會問題,應該要透過絕育手術,提早讓這些劣質基因從地球上消失,如此將會是促進人類福祉的一大步,大衛‧喬丹正是優生學的死忠擁護者。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的心情怎麼樣呢?
如今我們因為知識與智慧的進步,已經知道黑人之所以比較貧窮、容易染病,或是成績不如白人學生,並不是基因造成的,而是社會階級不平等,導致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的。
優生學的沒落,正是因為人權意識的提升,以及更多先進科學研究發現證據並不支持優生學理論的緣故,換句話說,人類的自傲最終被理智與人性關懷所取代。
然而血腥的一頁並沒有真正從歷史上被抹除,兩次世界大戰待給全人類的震撼,並不亞於絕育手術對美國人民的殺戮。
榮格即是由這些現象,從心理治療的角度,對我們提出了警告。
榮格很早就發現人類是善於自我欺瞞的存在,這份欺瞞通常不是源於惡意,相反地往往源自於善意。
自然之梯的理論來自於人們想要認識世界的熱情,優生學的推動則建立在提升人類福祉的理念基礎上,而你一定聯想到了,優生學的理念就跟納粹致力於消滅低等人種,還給全世界乾淨優秀基因的動機是一樣的,不是嗎?
榮格將這種近乎狂熱的信仰,視為個體心靈被原型力量擄獲的現象,而當有一群人都被原型「附身」的時候,社會衝突、階級歧視甚至是戰爭,也將一發不可收拾。
作者從大衛‧喬丹身上感受到的希望與心寒,正是原型力量所導致的。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麼我們要如何避免被原型擄獲,好阻止自己不會帶著善意做出傷人的舉動?
讀讀《魚為什麼不存在》這本可愛又犀利的小說吧~我想你將會透過隱喻故事的眼光,重新思考身而為人,我們將如何在這個世界上自處?當我們遇見了自己所痛恨的人時,該如何避免一場戰爭的開打?
在故事進行到尾聲的時候,作者驚訝的發現在自然科學研究裡,其實根本不存在「物種」的概念,更精確的說法是,當我們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替生物分類,就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甚至會導致魚類這個命名的消失。
簡單來說,物種其實是人為分類,而不是大自然裡真的有個階梯可以讓物種們按照努力攀爬,大自然也不是按照人類意志的分類作用來安排生物演化的。
物種的豐富與多樣性對生態系統來說,其實才是最珍貴的地方,沒有任何一個物種真的是比較差或比較低等,所有的物種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替生態系統貢獻一份心力。
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我發現所謂的自然之梯其實是人類歷史上曾經深信不疑的自我催眠,換句話說,物種之間的優勝劣敗,一直都是人為刻意劃分出來的催眠指令。
那些告訴你要掌握生態位、掌握勝者機制、學習競爭技能的說法,都是一種人為刻意要創造初階級的催眠暗示?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當你開始加入這個局的時候,對於創局者是絕對有利的,因為你只能照著遊戲規則走。
榮格在他的時代裡已經觀察到上述的現象了,他經常警告學生們千萬不要用他的理論來替人分類,因為人總是複雜而多元的,然而縱使心理學家們時不時提出警告,分類、競爭、對抗,似乎是深植於人類心中的某種天性。
所以榮格的理論也經常被後人拿來替自己的理論背書,進而將人區分成許多種不同的類別,這一點若榮格地下有知,可能感到無奈又無力吧?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與內在這種強烈想跟別人一刀切,好維持自我優越感的本能呢?
多欣賞別的物種身上的美好吧!
這是《魚為什麼不存在》的作者找到的解方,而要懂得欣賞對方的美好,最好是先能認知到「我一點都不重要」這個事實。
當我們明白自己其實一點也不重要,原型力量就沒有機會從中灌水,誘惑我們自以為是無所不能的救世主,也不會從暗處聲聲呼喚我們要成為什麼高舉正義大旗的英雄。
當我們願意承認自己並不重要,也才能開始注意到,他人跟自己一樣重要。
如同在生態系統中每個物種都有其存在價值,身而為人,我們本就有價值,不需再用力對外證明什麼。
如果我們可以明白這點,那在榮格的個體化道路上,就又前進了一些,越是個體化的人,越是能夠謙卑地理解自己、善待他人,從差異中看見彼此的相似,在相似中感受到彼此的連結。
至於魚是否存在?我想這個問題也就沒這麼重要了吧?
我認為《魚為什麼不存在》實在是一本用故事談催眠現象的好書,更是一本透過歷史事件闡述人類心理的好書,透過故事,作者引導我們深入挖掘自己的內心,看見原來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黑暗,也都存在著光明。
當我們不再嘗試用光明來替黑暗披上偽裝,就能從謙卑中學習找到欣賞自己與他人的方式!
擅長催眠的心理師,生命幽暗處的引路人,長期浸泡在榮格心理學的潛意識深海,跨界學習塔羅占星、夢境解讀與能量療癒,擅長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搭起專業與生活的橋樑,讓催眠成為改變生活困擾的資源,座右銘「催眠即生活」。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隱喻催眠:讓潛意識陪你啟動心靈療癒原力》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與Bing,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