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潘密拉,算是在眾多靈性書籍作者中,
使用之文字與書中傳遞概念最能讓我信服的一位,
市面上多數的通靈訊息、靈性教導,
往往會勸告讀者「放下頭腦」,又或是「敞開心,感受愛與光」,
即使作者分享了自身在過去生命經驗的黑暗面,
最後仍然往往以「這些痛苦終將轉化為光明與希望」為結論,
讀來雖然溫馨、勵志,有時卻流於空泛。
從潘密拉前兩本書開始,便已經能充分感受到她高度整合的面向,
現在回顧她先前撰寫的靈性煉金術等書籍,對照到這本「靈魂暗夜」,
更能感受到,陰陽能量的平衡、理智與情感的整合,以及個人意志與神性大我的相互涵容,
整合這個概念,一直都是她所想要強調的重點,
潘密拉並不鼓勵讀者在身心尚未準備好的狀態下,就貿然打開心靈通道、從事內在成長,
相反地,她鼓勵我們用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個人內在的心靈課題,
相較於許多靈性書籍與身心靈工作要求人們無條件的相信自己與「神」,
潘密拉所提出的論點算是比較務實的看法。
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潘密拉誠懇地分享自己是如何受到內在陰影的影響,
從輕微的焦慮,最後爆發成為「靈魂暗夜」,讓其飽受憂鬱症與身心症狀之苦,
甚至危及她所有的人際關係,以及與心愛丈夫的婚姻,
她一一詳述了過程中的經驗,以及透過哪些個人努力與情境支持,最終走出暗夜,
由於在狀態最糟的那段時間裡,她被緊急送醫,並自願接受藥物治療,
因此在書中她花了幾個章節,與讀者分享自己如何看待傳統的精神藥物治療,
以及自己對於精神疾患與「靈性危機」的看法,這段分享算是本書一大精華。
打從精神醫學開始發展後,如何區辨患者是被「邪魔附身」還是「精神異常」,
就是這個領域中帶有些許神秘與禁忌色彩的話題,
加上近現代開始,所謂的「教牧諮商」開始發展,
對於患者的症狀究竟該尋求「醫治」或「祈禱」,還是傳統的心理諮商甚至是醫療途徑,
更是部分心理工作者相當關心的議題,
在台灣開始吹起身心靈熱潮,相關書籍大量出版後,
更開始有些人鼓吹「另類療法」,認為西方醫藥只會殘害人類的大腦與身體,
唯有具整合性質的靈性療程,才能真正從內而外的改善當事人的身心症狀,
對於這種說法,潘密拉有了不同的詮釋眼光。
由於自己親身經驗過憂鬱症、輕噪症的心靈風暴,
她雖然同意許多精神症狀,很可能是當事人正在經驗一種深刻轉化的過程,
是靈魂深處渴望透過如此強烈的經驗,抵達生命中另外一種狀態的呼喚,
然而她也認同西方精神醫學的價值,因為當身心幾乎快被身心症狀摧毀時,
「一個人在這種狀態下,是沒有力氣再去經驗靈性體驗的」,
她認為當精神症狀已經「跨越了界線」時,透過醫學適度的輔助當事人恢復生活功能,
讓她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持續以症狀帶來的經驗為基底,走出靈魂暗夜,反而是更務實的作法,
因為靈魂最終的渴望是「超越」,不是「毀滅」。(這是我個人的用語)
除此之外,她也提及在時下流行的靈性教導中,是如何過度強調陰柔能量的好,
而更加強化對陽剛能量的誤解、排斥恐懼,
她認為健康的人應該同時能具有陽剛面的積極、熱情、果斷,
也能擁抱陰柔面的細膩、體貼與情感流動,
然而原本為了平衡社會過度發展陽剛面的反動,如今已成為對陽剛力量的壓迫,
這使得很多追求心靈成長的人,變得過度善感、體貼,卻失去了內在界線與理性判斷,
潘密拉特別強調,所謂的「男性能量」或「陽剛能量」,
當平衡發展時,並不如人們所想的具有侵略性或破壞性,
相反地這是一種足以保護自己、堅定拓展理想的力量,就像是一個溫柔的紳士或騎士。
綜關本書,潘密拉從個人經驗出發,引導我們往更深的內在心靈走去,
接著,她對自身經驗做了高度後設的省思與整理,最後再帶入新一波的靈性資訊,
在這趟從「靈性煉金術」作為起點,而以本書作為終點的心靈之旅中,
我們得以用一種務實的態度來探索靈性成長之路,
除此之外,也在面對自身陰影所創造出來的靈魂暗夜中,擁有了一盞不致迷失的燈。
延伸資訊:
7/18下午兩點,在加惠心理諮商基金會,我將舉辦「擁抱陰影的力量」心靈療癒工作坊,
同樣會從個人的陰影經驗作為開端,引導伙伴們回到生活中,
觀察內在的陰影原型是如何造成個人潛在的破壞,
同時,透過我多年來學習的身心靈整合療癒方式,支持伙伴踏上穿越陰影的旅程,
活動詳情請參考:http://yukitwins.pixnet.net/blog/post/199520676
在6/27前報名並繳費者,即可享有早鳥優惠喔!
諮商心理師、阿卡莎花精顧問、愛療法帶領人、塔羅講師、心靈圖卡帶領人,
熱愛閱讀、喜歡書寫與文字創作,
透過一頁頁書籍中的文字,我更懂得什麼是「人」,
而人性中又存在著哪些矛盾難解與值得敬佩,
曾幾何時,我也成為一位寫手,
透過文字,喚起讀者心中的情感與力量,
期待能透過每一篇文章,支持著閱讀的人,繼續走下去。
(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進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