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意外成為我落葉歸根的地方】
這篇文章,你可以單純看成是藍海催眠訓練課的「商業宣傳」,
這或許可以幫助你瞭解,藍海催眠師在台灣催眠圈子裡獨有的特色,
同時,你或許也可以當成是一篇自我省思與內心對話的文章,
如此一來,無論你報名或不報名這個訓練課程,
當你願意花時間看完這篇文章,或許可以重新理解自己的生命。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瞭解藍海催眠訓練課程的內容,
或具體瞭解藍海催眠班的六大特色,請直接點超連結:https://ppt.cc/fuxosx
從第一次踏入藍海的NGH認證催眠班,
在經過兩年總共四次的循環複訓後,轉眼間我竟已成為催眠講師,
所以到了第三年的催眠訓練課程時,我已經坐在助教席,
從2018年開始,更是開始與學長們攜手帶領催眠初階課程,
在這當中,總督導不斷帶著我們突破原先對催眠的框架,
引導我們思考催眠與生活、與自己的關係,
以及身為催眠師,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理解另一個生命。
當初,我其實以為自己在學完催眠後,會繼續前往下一個工作室深造,
沒想到命運安排我留了下來,成為藍海大家族的一員,
在這過程裡,我意外對催眠有了全新的理解。
【命名為藍海,是因為這裡是強調共好的地方】
十年前督導老師們將這個地方取名為「藍海」,其實別有深意,
講到「藍海」兩個字,我們立刻會想到他的反義詞「紅海」,
當身心靈與催眠圈,有著越來越多不同流派、認證與競爭時,
藍海這兩個字,始終提醒著我,
留在藍海,提醒著我需要謙卑的學習,每個人都是完整的生命個體,
同時,不同的生命之間,除了廝殺與競爭,可以合作與共好。
身為獨生子,我從小就有一種莫名的執念,認為人就應該要變強,
高中時被霸凌的經驗,讓我變得更好強,認為要強到可以保護自己,
所以我習慣凡事都要爭個輸贏,好讓自己心安,
這樣的心態讓我在專業上有很踏實的累積,卻也帶來一些危機,
那就是我善於補位,也有與人合作的能力,但在共好這件事上少了份柔軟,
然而這幾年在催眠班從學員成為講師,並持續在邁向督導的路途上,
我從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看見自己,
看見自身執念對訓練過程造成了哪些影響,
更從與其他講師的合作中,看見「共好」一直是藍海的核心信念。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在藍海催眠機構的課程裡,我感受到似乎藏著這層深意,
因為當身為催眠師的我們,願意敞開心胸,走到各處都能與人合作時,
無形中我們也習得了謙卑面對每個當事人的心,
就像是心理諮商中,同理心不是硬做出來的技巧,而是發自內心的態度,
我覺得這是在藍海催眠訓練中,藏在各式技巧與討論對答裡,很深的一層意義:
當我們有能力與人共好,攜手合作,意味著我們更懂得謙虛面對另一個生命。
【藍海是認識自己的好地方,因為面對得了自己,才能迎接生命】
這十多年來,無論在心理諮商或身心靈療癒的課程中,
多數時候講師帶的是「技巧」,讓我們熟練於各式療癒技術的使用,
然而藍海催眠訓練課程,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反思生命」這件事,
在逐漸接觸其他系統的催眠訓練後,我覺得藍海課程教的技術可能不是最多的,
但如何真實面對自己,並願意細膩陪伴眼前這個人,
是我在跟著前輩們學習時,覺得最受用的地方,
這剛好也是成為催眠師、催眠講師的過程裡,學習起來最困難的地方。
人其實很擅長自我逃避,包括我有時也會被自己的慾望或執念蒙蔽,
這幾年來,無論是伙伴們之間的互相提醒,或在督導過程中被老師點醒,
我覺得這是身為藍海催眠師最大的幸運:「有人願意陪著自己面對」,
隨著我在催眠專業上持續提升,生活漸趨忙碌,
有時候真的不容易安靜下來,重新檢視自己的選擇所為何來?
然而在一次次複訓、督導、與講師伙伴及督導的討論裡,
我總有機會真的看懂自己被什麼樣的執念困住:
我是否過度同情當事人的苦痛,以致於跟他陷入無限回圈裡出不來?
我是否不小心太想強調催眠的效果,而不自覺的想運用太花俏的技巧?
我是否因為擔心讓對方受傷,所以迴避了挑戰當事人的機會?
我是否投射了某些形象到當事人身上,以致於迷失了探索及療癒的方向?
回到自己身上,身為催眠師的專業形象,
是否成為另外一個評價的枷鎖,讓我開始隱藏自己的陰影?
當我同時擁有心理師的專業與催眠專業時,
我如何看見自己帶著心理人的傲氣,不自覺的看清其他取向的催眠手法?
當我不斷串連起催眠與各個專業領域的相同點時,
這些知識與技術,讓我變得更傲慢?還是柔軟與謙卑?
在藍海這個大家庭裡,我之所以儘可能把握複訓的機會,
其實並非要一再重溫早已熟悉的技術,
而是我深深感受到,這是一個「在生活裡修心」的好地方,
在這裡,我可以活生生的從經驗裡照見起心動念,
而非用理論知識或神秘的催眠技巧,把自己困在受遮蔽的高塔裡。
【藍海像個家,你能在這裡不斷自我療癒與成長】
表面上,藍海催眠班最大的特色可能是「心理學專業」,
畢竟我們目前擁有多位具心理師資格的講師陣容,
但許多人來上催眠班,並不一定只是想成為「助人者」,
而是想要來「學習一套自我療癒的方法」,
「持續陪伴每個人自我成長」,是我覺得藍海催眠班獨特的地方,
或許也可以說是藍海隱藏版的特色。
在終身複訓、擁有LINE討論群以及後續的深化實作團體與督導班的架構下,
我覺得這些幫助催眠師們互相聯絡的設計,
除了鼓勵學完催眠的伙伴,可以打鐵趁熱多多練習,
其實也是趁著這些機會,讓催眠師能不斷在這些課程或討論中,
開始培養與建立屬於自己的生命觀點,
更是讓我們能有機會不斷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
因為我們過生活的態度,其實會直接影響到提供的催眠品質,
進而對當事人的潛意識造成深遠的影響!
在藍海課程中的許多討論,看起來只是在討論專業技術的使用,
事實上也是重新引導我們自我療癒的珍貴時刻!
【無論你是否想成為催眠師,自我療癒都是一輩子的功課】
其實我想說的是,無論你是否想成為催眠師,
對於藍海催眠班懷抱著多大的好奇或興趣,
「認真陪伴自己」、「真實面對自己」都是一輩子的生命功課,
催眠只不過是眾多方式的一種,
成為催眠師,只是讓我們學習如何更快、更精緻的自我療癒罷了。
我想,這可能也是為何從去年開始,陸續有一些已經取得NGH認證的催眠師,
仍然願意特別空出時間,報名藍海NGH催眠課程的原因吧?
在這些認真而用心的催眠師身上,我看到的是他們面對自己生命的勇氣,
而藍海確實就是一個,儘可能提供每個伙伴真誠面對自己機會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對於成為催眠師很有興趣,
又想找一個以心理學為基礎、會要求催眠專業品質的訓練機構,
歡迎你今年三月加入藍海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唷~
2019年藍海NGH認證催眠班,上半年在台北與新竹的場次,
請參考「藍海催眠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