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愛情裡習慣討好、誘惑還是給予評價】
雖然書名標題是「男人」的愛情研究室,我看完整本書之後,卻覺得事實上無論男女,甚至不限於異性戀的人,都很值得看看這本談論戀愛的好書,因為作者點出大多數人在愛情中的常見心態:討好、誘惑與競價。有些人習慣在愛情裡當低聲下氣的僕人,儘可能壓抑自己,有些人則習慣當耀眼奪目的國王女王,拿出各種籌碼來吸引他人目光,也有些人習慣在對方頭上打分數,再決定自己要當僕人還是王,這三種人在作者眼中,雖然表面行為不同,卻都是內心匱乏的人。
作者在書中雖然使用不少自創術語,但骨子裡仍然不脫心理學依附理論的範疇:扣除能夠安心享受感情的安全依附之外,多數人都會因為內心焦慮,而選擇在感情裡當個黏人精(討好者)、獨行俠(誘惑者)或是變色龍(競價者),在心理師的眼中,這三種人都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在感情裡再次受傷,因為原生家庭的成長經驗,而演化出不同的愛情模式,然而就像作者所說的,這些自以為能帶來保護的安全措施,最後反而把我們帶到離愛情越來越遠的地方。
作者表示很多人剛開始都是純情的討好者,然而一次次受傷後,就慢慢轉變為誘惑者甚至是競價者,這點很真實地剖析了現代人在戀愛經驗中的傷痕累累,以致於多數人已經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純粹的情感,而是透過提高身價、築起圍牆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卻把愛情變得越來越複雜。
【培養內在的成熟,也讓你能培育出一片好感森林】
理工背景出身的作者,針對愛情提供了務實的建議:清晰自己的感情模型以及培育好感森林。對於戀愛經驗不多的人來說,往往不容易辨識出對方的善意是基於友情、愛情還是別有所圖,因此作者在書中提到建構自己的感情模型是很重要的,比較特別的是,他並不是以「條件」的方式來描述模型建構的方式,而是使用好感、欣賞等內在元素來形容。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到的許多概念,他認為感情並不是一場攻防戰,所以光是拿內外條件來評價對方的「戰力」,是很破壞關係的事情,即使最後我們真的跟一個「高分」者在一起,這也不是什麼幸福的保證,他強調關係的基礎是「相處」,所以應該要好好投入在與對方的相處之中,最後我們自然而然會透過時間,感受到是否能與這個人好好走下去。
一個有能力好好與他人相處的人,內心需要有足夠的安穩,作者以「豐盛心態」來描繪心理學上安全依附的模樣:就像是你在自己的國度裡擁有了許多好東西,這些都是你所欣賞與珍惜的事物,因此你願意大方與對方分享,至於對方是否會喜歡,都不影響這些事物的價值,同樣地,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攻陷對方的城池,而是邀請對方來自己的城堡裡作客,或是釋放有興趣的意圖,讓對方邀請我們前往他的城堡作客。
這樣基於欣賞與尊重的心態,有助於培育作者在書籍後半段所提到的「好感森林」,他認為很多人在感情裡一再受挫,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其實沒有太多選擇,導致每次有對象出現時,就會陷入「非對方不可」的困境,因為不是每段緣分最後都會結下甜美的果實,他鼓勵我們先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然後好好認識各式各樣的人,就好像是讓自己這塊土地上,可以同時有許多不同品種的樹木一樣,隨著持續認識這些樹木的特性,兩個成熟的人不是因為毫無選擇而在一起,而是因為懂得選擇而能決定牽手走下去。
這樣的人,作者稱之為超越者。
【真正的超越,不是比誰優秀,而是培養內在的成熟】
作者強調超越者不是線性競爭的概念,也不是超越者就比其他類型的人更優秀,超越者與其他三種類型的人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他看待感情的心態,其他三種類型的人為了自我保護,習慣以討好、展現才華與優勢的方式來吸引他人,雖然確實可以獲得不少人的注意,卻導致交往後的種種問題:討好的人總有一天無法再討好下去、優勢總有一天可能會消磨殆盡,因此對超越者來說,他們打從一開始就選擇展現真實自我。
雖然展現真實自我說起來容易,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卻需要有足夠的心智成熟度才能辦到,因為我們早已習慣社會上談論感情的標準,例如男生要有車有房有責任感甚至具有性別平權概念,女生要溫柔體貼脾氣好然後要能維持青春美貌,我們多數人為了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都會把覺得見不得光的部分藏起來,然而也因為如此,我們經常只是讓對方認識美化過後的自己。
越是成熟的人,越是能夠坦然呈現自己真實的模樣,因為他也同樣希望可以認識到對方真實的模樣,尤其如果彼此都期待關係可以長長久久,那麼越多偽裝與修飾,就越容易帶來日後衝突與斷裂的契機,這或許也是本書最精華的部分:作者不只是單純用文字提供關於愛情的剖析,更像是透過文字澆灌讀者的心靈。
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可以觀察到作者的文字是經過特殊挑選的,用意在於展現自身的成熟特質,好讓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感染與內化這份內心的飽滿,他就像是個成熟的NLP執行師,引導我們覺察自己如何被信念束縛,進而陪伴我們進入更為寬廣的愛情地圖,在這裡我們不再需要擔憂脆弱的自我會在愛情裡受傷,而是能夠將感情視為一趟旅程,帶著好奇與品味的心情,悠閒從容地去與這條路上相遇的人們相識。
【人都在關係中受傷,卻也只有在關係中能夠得到療癒】
作者畢竟事理工出身,不是心理背景,如果要說這本書有哪裡美中不足,我想應該是他忽略了創傷經驗所帶來的影響,對於曾經受過情傷,或是在原生家庭中曾經受過創傷,甚至是遭受過家暴性侵的人來說,想要進入超越者的成熟狀態,恐怕會相當困難,這幾年陪伴許多複雜性創傷的倖存者,光是要能夠好好與朋友談心,就已經像是要求他吞一千根針那麼困難,就更別說要好好認識人了,我自己也曾經走過這樣一段歷程,在過程中若沒有心理師與諸多療癒師的陪伴,恐怕很難踏入親密關係一步。
在我的觀察中,現代人幾乎都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大大小小程度不一的創傷,而感情中的衝突與分離,更經常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以抹滅的痕跡,這些傷口表面上隨著時間癒合,其實在血肉之下都仍然存在著一塊看不見的淤青,因此光是處理表面的溝通問題,或是「心態」議題,經常會給人一種「我腦袋知道,實際上卻辦不到」的困境,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很值得找信任的心理師聊聊,因為不去檢視這些傷口,往往最後會讓一段美好的感情變質。
誠如作者所說的,當一個人越來越能有能力讓自己的內外生命豐厚,也就越來越能好好享受與對方相處的經驗。雖然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我認為在關係中想要完全迴避受傷,往往是辦不到的,作者筆下的超越者並不見得有多優秀的內外條件,相反地,他們懂得接納自己的現況,也踏實地繼續成長,同時信任著自己即使再次受傷,仍然有力氣能夠修復這些傷痕,繼續在這趟旅途裡享受沿途風光。
沒有真實從關係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並且在另一段關係中獲得滋養與療癒的經驗,很難培養出這樣的勇氣與信任,這本書唯一可惜的地方,就是沒有機會談到如何修復自己受傷的心情,有興趣的伙伴,歡迎參考之前寫的「內心足夠強大的人,才能坦然在關係中示弱」,如果你希望能夠透過閱讀,瞭解怎麼培養自己在愛情裡的成熟心態,那麼無論你的性別與性向是什麼,都很推薦這本「男人的愛情研究室」喔!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為維護隱私,文中當事人資訊皆已經過特殊處理與變造。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