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我天生溫柔又穩定,但其實我花了好大的力氣,才學會如何跟敏感的身體與情緒和平相處。
從高中開始爆發的異位性皮膚炎,將容貌毀了大半,曾經有很多年我都不敢看鏡子。
容易感受到環境氣氛,甚至看完電影需要花上一兩天才能從情緒裡走出來,更曾經是我的日常。
雖然我曾經飽受情緒糾結的痛苦,但大學上曹中瑋老師的情緒心理學時,他這麼跟我們說:
「其實我年輕時是個情緒很滿的人,我曾經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但後來走入諮商後,發現這是很棒的天賦,我才開始學習怎麼跟情緒相處。」
聽到老師自我揭露,我覺得安心許多,也才鼓起勇氣,開始思考怎麼跟情緒相處。
這些年來,我嘗試很多方法,有些很有用,有些沒這麼管用,前幾個月讀到一本好書,發現作者陪伴自己的方式跟我很接近,在這裡整理出來給高敏感的你:
運動 身體是心靈的神聖容器
我曾經因為皮膚過敏很排斥流汗,不過當我找到避免大量流汗的溫和運動後,開始愛上多巴胺分泌的感覺,尤其是到靠近大自然的地方,身體很自然會被微風跟陽光調整。
這讓我驗證身體取向的治療觀:身體是神聖容器,當身體開始有力氣,心情自然會變得穩定。
書寫 每天跟自己聊聊天
我每天都要大量書寫,透過書寫與潛意識對話,這是最省錢也最方便的方式,只需要一本空白筆記本,以及好寫的筆,我可以跟自己聊上30分鐘。
透過書寫,我很容易就能回到柔軟而慈悲的心理狀態,因為文字就像是一面鏡子,能夠如實呈現內在脆弱的模樣,允許我溫柔靠近自己。
催眠 溫柔地與潛意識對話
這是我唯一跟作者不同的方式,作者在書中提到他習慣用正念來跟情緒保持安全距離,我則是透過明鏡催眠來進行。
催眠跟書寫一樣,都是一面潛意識的明鏡,我每天會花10-20分鐘的時間,在散步的時候做動態自我催眠,在聖壇前做靜態自我催眠。
在催眠裡我與內在意象對話、整理糾結的思緒,讓身心都恢復穩定而敞開的狀態。
心理諮商 有個人陪你看懂自己
作者在書中大力提倡諮商的好處,尤其是她在心理師的陪伴下,看懂自己是怎麼被危險情人毒害,進而有力量離開親密關係中的暴力。
即使我已經是能夠帶領專業訓練的資深心理師督導,仍然維持著被諮商的習慣。
我認為被諮商不是脆弱,更不會變成依賴,因為專業心理師是一面能夠如實對話的鏡子,在我需要力量突破難關時,有個人陪在身旁,安心感會立刻上生很多。
這是我與作者的共通經驗。
結交好友 真誠陪伴能療癒孤單
我認為所謂的好友不只是吃吃喝喝,這群朋友還願意聽你說一些內心比較幽微的心事,或許他們無法懂,但願意聆聽,而且不會貿然建議或嘲笑你。
人生裡至少需要幾個這樣的好友,在我們深陷人生低潮或關係危機時,會覺得比較有人可以依靠,重新站起來的時間也能大大縮短。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是哪一本書提到了這些自我幫助的方式。
答案就在這本有趣又深刻的書裡:《你以為你在談戀愛,其實你在越級打怪》!
森女慈慈在這本書的第一段勇敢說出自己曲折的愛情故事,第二段則分享了許多培養身心穩定度的方法,這篇文章的5個方式,都是她親身試驗後的有效良方喔。
最重要的是,《你以為你在談戀愛,其實你在越級打怪》的第三章,森女慈慈列出病態人格的特徵,以及親密暴力的特性,我看了很有感,也回想過以前曾經遇過的一些人,非常實用。
高敏人其實很容易進入脆弱、缺乏自信的狀態,而且在這種時候更容易被伴侶及環境影響,如何培養出強大而溫柔的力量,是我這幾年吃足苦頭後逐漸學會的事情。
這並不是要求自己變得開朗或無堅不摧,相反地,當我有意識的參與上述5種活動時,我發現,力量是用來守護自己的,當我連結強壯的身心,開始不那麼敏感,也更能提早斷捨離不適合的人事物。
如果你是高敏感人,或是正陷入一段有些糾纏的戀愛裡,或是在伴侶關係中有些茫然。
如果你也想擺脫情緒糾結與戀愛迷惘,歡迎報名5/7晚上《你以為你在談戀愛,其實你在越級打怪》的免費線上說書!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祝福你終結內耗,擁抱平靜。
長期浸泡在榮格心理學的潛意識深海,跨界學習塔羅占星、夢境解讀與能量療癒,擅長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搭起專業與生活的橋樑,讓催眠成為改變生活困擾的資源,座右銘「催眠即生活」。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隱喻催眠:讓潛意識陪你啟動心靈療癒原力》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