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去年看到學弟分享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就一直想找時間閱讀,
直到最近終於有了時間,一翻開就欲罷不能,
看完之後,對於身心靈領域有了很多思考,也有許多撞擊,
回到諮商專業本身,更有許多自我反省,
雖然這本書總共有四百多頁,歸納起來只有幾個主要的核心概念,
接下來我想分享的主要是個人體會,理論細節就留待有興趣的伙伴自行閱讀了。
本書最主要的概念,是作者所謂的「全象限,全層次」,
所謂的全象限,是指整個「法界」可分成個人外在、個人內在、集體外在與集體外在四個象限,
四大象限彼此之間互有關連,但不可相互合併、精簡化約,
全層次則是每個象限中,都有一套具有序位的發展過程,
發展的深度越深,廣度越窄,例如類人猿的進化階層比起原子來得較深,
其外在行為的影響力也更大,
然而在數量上,類人猿相較於原子要來得少。
這個概念點出了目前身心靈運動與哲學思維中,容易產生的盲點與缺漏,
例如過度集中於個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卻忽略個人仍受社會文化與制度的影響,
雖然社會集體仍是由無數個個體所匯聚而成,但只重視個人內在發展的結果,
很可能會導致對社會現象的漠視,甚至可能帶來危害。
又或者是將每個個體的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混淆,
將「眾生平等」變得了扁平化的齊頭式平等,反而強化了更多人的自戀行為。
看完作者對於全象限的探討,對於長久以來自己的分裂感,
有了比較清晰的定位與理解:
在只關乎於個人的層次上,專注於個人內在覺知是有利的,
然而當涉及到社會、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的層次時(例如環保、人權等),
就需要在外在現象中,設法找到具體可行的策略,
否則發展到最後,往往會變成用靈性修練來逃避社會責任,
反而是一種過度自我中心的思維。
這幾年下來,開始持續投入社會性的活動,便是從過往的經驗中感受到,
過去的專業與靈性訓練,似乎太少用社會、文化與國家的眼光來理解現代的各種現象,
而將這些現象歸因於能量、前世或各種靈性的說法,
我明白在多數的現象裡,都有「靈性」思維可詮釋之處,
然而這些詮釋有時反而加深了個人內在的衝突,或無法對集體現象產生影響。
此外,作者提到當人的意識覺知逐漸加深時,
會有「天人合一」、「物我一體」的感受,
這份感受並非意味著我跟他人的形體在現實世界中是同一件事,
而是透過這份經驗,我們會明白雖然在外顯世界中,
萬物不斷的進行分化,產生各式各樣的形體(此為神性的下行歷程),
然而實際上我們都共享著一份核心的意識,
因此愛護萬物,就是愛護自己,因為萬物已在「我」之內。
(此為神性的上行歷程)
然而只是愛護自己,卻無法反推論為愛護萬物,
因為雖然我們與萬物共享這份核心意識,
但每一個個體所能感受與覺知的深度卻有所不同,
作者用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是:當我們看著美麗的夕陽,
感受到物我合一的和諧感時,旁邊的松鼠卻無法產生同樣的感受,
因為我們與松鼠在意識的層次上並不相同。
由此作者提及了另一個概念,那就是在每個意識發展階段都可以有超個人經驗,
(白話來説,就是更高層次的覺知經驗)
然而是否能讓這份覺知長久固定於生活中,仍然得視個體的意識發展層次而定,
如果個體的意識層次仍屬於前個人(尚未分化完全)的狀態,
有時靈性、超個人經驗反而是強化了他的自戀傾向罷了!
靈性經驗本身是真實的,然而經驗對個體的意義,卻來自於個體的詮釋。
作者由此提出在靈性運動中常見的詮釋偏誤:前超謬誤,
亦即將尚未分化的覺知經驗(前個人時期),視為完整分化後的高層覺知經驗(超個人時期),
這樣的謬誤會讓我們渴望進行「退化」,無論是退回嬰幼兒的感知發展階段,
或是在外在生態中渴望回到古老年代的生存方式,例如希臘時期甚至是更早的耕種時期等等,
作者用幽默而諷刺的口吻提到,許多強調要「回歸根源」的人,
都忘記他們想回歸的年代充滿了人祭、奴隸等不公平的事情,
古老文明之所以對生態的破壞較少,並不見得是因為他們懂得與大自然共存,
而是因為他們能產生的破壞力有限!
至於將嬰幼兒的狀態詮釋成開悟的覺知狀態,更是一種自戀的傾向,
因為嬰幼兒的「合一」狀態,事實上是因為缺乏分化感的緣故,
在他們的世界只有「我」,將周圍事物視為自我的延伸,
這與同時看見自身與萬物,又能感知到彼此實為一體的合一感並不相同,
我自己曾在探索靈性經驗的過程中,因為執念而走上歧途,
如今回想起來,若用作者的理論來解釋,便是錯誤詮釋了靈性經驗的本質,
反而用這些經驗來強化個人自我中心的傾向之故,
由於曾經擁有過這樣的經驗,因此這幾年對於靈性上的探索變得較為謹慎,
對於各種神秘經驗,我敞開心胸接納,
然而對於這些經驗的詮釋,我則傾向於多一些的謹慎與思考。
除此之外,我也曾經有個時期過度專注於內心世界,
認為凡事只要專心於個人內在的療癒,就能影響到外在環境,
然而這幾年下來,我確實發現「個人信念創造外在實相」這句話,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因為環境的實相應該是由萬物共同創造出來的,而非「只」受到個人心念的影響!
如此想來,過去的自己,實在太過於自以為是了!
在探索靈性經驗與療癒的過程中,很常聽到「放下頭腦」,
「不要思考,順著心走」這類的論調,
我過去也依循著這樣的途徑逐漸往前邁進,
卻在過程中逐漸發現,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依循著不同的路徑,
當我仍處於有許多執著的狀態時,順著「心」走,
很可能反而走到了更多妄念聚集之處。
在個人的經驗裡,越來越覺得適度的質疑跟批判,反而是很必要的精神,
一如作者提及神秘主義者時所說的,靈性經驗事實上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經驗,
因為這群神秘主義者都是透過個人經驗出發,設法去驗證法界中的種種規則,
凡有經驗,就需要詮釋,而詮釋需要使用到個人曾學習過的各種知識,
即使有了經驗,若進行錯誤的詮釋,也是無法讓意識持續開展的。
如果你/妳是心理/心靈工作者,閱讀這本書將能拓展實務工作的視野,
如果你/妳對靈性經驗、療癒有興趣,翻開這本書或許可獲得一些過程中的路標,
雖然考慮到這本書的出版年代,當中部分評論已經過時或不再適用,
然而作者「全象限,全層次」的法界統一理論,仍然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概念,
靈性世界千變萬化,探索過程中確實需要以敬重的態度來面對,
當我們能有更全觀的角度來檢視個人經驗時,也就更能抱持著謙卑的態度來面對萬物。
幽樹文青小檔案
諮商心理師、愛療法帶領人、塔羅講師、心靈圖卡帶領人、家族排列師,
熱愛閱讀、喜歡書寫與文字創作,
透過一頁頁書籍中的文字,我更懂得什麼是「人」,
而人性中又存在著哪些矛盾難解與值得敬佩,
曾幾何時,我也成為一位寫手,
透過文字,喚起讀者心中的情感與力量,
期待能透過每一篇文章,支持著閱讀的人,繼續走下去。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進行分享)

1 comment
剛才搜尋超腦零極限到這個版上(之前有來過
萬法簡史這本書則是上個月買下
在身心靈這塊的成長除了新時代以外
在書店找到這些書相輔佐
收穫感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