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嗎?】
「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鬼嗎?」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太一樣,畢竟相信是很主觀的事情,有些人相信眼見為憑,認為看不到的東西就意味著不存在,也有些人認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然而對於榮格取向的心理學家來說,答案可能既是「是」,也是「否」。
我很共時的參加了愛智者舉辦了傳說中的心理學系列講座,一路從冥婚與異戀收聽到厲鬼與妖怪,整個鬼月節氣都在滿滿的潛意識國度裡行走著,在閱讀這本書時,忍不住會從書中文字裡想起講座中聽到的豐富知識與內涵,同時身為榮格心理學的愛好者,我覺得對待「鬼」、「幽靈」這類超自然現象時,需要相當嚴謹與細膩的看待。
本書作者並沒有對「鬼」採取特定的立場,相反地他盡量保留文本故事裡的原始材料,並且表示這個現象可能同時有許多種可能性,整本書並不是要替「鬼」做最後定論,而是藉由榮格心理學的眼光,設法提供一種可能的解讀方式,同時描繪出這些靈異現象背後的心理學意義,雖然這種文風不太適合現代讀者的胃口,在這碎片化知識的時代裡,許多人習慣被餵養肯定而清晰的答案,然而正是因為存有模糊空間,我們才有機會更去靠近「鬼」與「幽靈」甚至是死後世界這樣秘而不宣的題材。
【鬼與深度心理學之間的關係】
從最基本的角度來看,如果將鬼當成與我們個人內在有關的存有,很自然地會被視為個人內心中需要瞭解與探索的「情結」,亦即鬼的形象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複雜情緒,帶有一種說不清楚、看不太明白的朦朧氣息,以榮格心理學來說,有很大的機會會被當成我們內心的陰影。
我們小時候應該很熟悉長輩的告誡:「平日不做虧心事,夜半不怕鬼敲門」、「夜路走多了,遲早會遇到鬼」,對於不懂心理學的人來說,這兩句話似乎帶有恐嚇的味道,然而深度心理學會說,如果我們經常心存歹念,想要不勞而獲,甚至是故意要去占人便宜,這樣的人心中必然存在著膽怯、恐懼、焦慮或自卑的情緒,正是因為背後的這些情緒,驅使他去做了一般人不會做的事情,而當人在恐懼不安與卑微的心情過日子時,自然很容易會遇到不好的事情發生,只是這一切有時來得太神秘,所以我們會說這是「鬼」幹的好事。
因此簡單來說,表面上人被鬼害死了,事實上卻是他自己的心態有了偏差,最後導致生命中出現不好的結果。
【消失在心理學底下的鬼】
現代心理學有個很大的問題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心理化」、「個人化」了,心理學已經變成另外一種過度僵化的學問,當附身、鬧鬼、幽靈都被心理學家視為個人潛意識的現象時,反而阻止我們更深一層的認識這個世界,因此我喜歡這本書作者避免只用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詮釋鬼魅的存在,因為如果凡事都用心理學可以解釋,那麼「這世界上有鬼嗎?」的答案絕對會是否定的。
在西方人的語言會說,幽靈及鬼魅出現是一種磁場共振的結果,亦即人的能量頻率很低時,很容易吸附到不好的存有來靠近,華人文化同樣有這樣的說法,例如心念端正能量飽滿的人,不管去到哪裡,都比較不容易受到低頻靈體的干擾,從這種說法來看,鬼是真切存在的,只不過他們存在的方式,與擁有肉體的人類不同。
在我個人的世界觀中,比較傾向於認為這個世界具有多重層次,「鬼」暫時無法用現有的科學甚至是宗教系統來詮釋,但這種具有侵擾性或可被觀察到的能量狀態確實是存在的,只不過這到底是個人內心情緒能量投射到外界的結果,還是真的有客觀實存的「鬼」存在,從不同的理論來思考,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運用共時性來增進我們對自身的瞭解】
無論鬼是否真實存在,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我仍然覺得透過理解這些神秘現象與自己的關係,對於增進人生感觸與內在成長,是很有幫助的事情,我喜歡作者嘗試以共時性的角度來詮釋這些現象,共時性最簡單的解釋,即是「有意義的巧合,兩件事情同時發生,但彼此不具有因果關係」,看到鬼、看到死去亡魂來相見,甚至是預知死亡與不幸的夢境,對於當事人往往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這份意義感,恰巧是非常具有共時性瘩發生。
對我來說,鬼神都可以是另一個世界維度的存有,然而若說我有什麼機緣與他們「相應」,必然與我的起心動念有著很大的關係,雖然我一直都是以心理師的身份服務社會,我同時也是具有信仰(不是宗教)的人,對我來說,呼請神聖力量來祝福療癒工作是很熟悉的日常,在祈禱與靜心的過程裡,隨著我將心念聚焦於對當事人的慈悲心,我也就相應了天使、菩薩與神的慈悲能量。
因此對我來說,如果哪一天相應了「鬼」,那麼我同樣會認真去感受,在最近的生活裡,是否懷有什麼過於壓抑的念頭與情緒,以致於我「呼請」到了鬼來靠近,對我來說,鬼可以是一個主觀內心真實的現象,同時也存在於外部世界裡,連接起這兩者之間的橋樑,就是共時性。
我運用同樣的心態來使用塔羅牌、13月亮曆法與催眠,隨著療癒經驗越加豐富,我發現有太多無法採用理論解釋的現象,雖然當前的理論無法給出清晰答案,我仍然需要主動去探求這份現象背後對於當事人,甚至是我自己的生命意義為何?我想這是一種積極面對人生陰暗面的態度:陰影是光的一部份,一如恨是愛的一部份,當我越能夠面對二元對立帶來的矛盾,也就越有機會讓自己成為生生不息的太極圖,讓生命增添許多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於探訪人性幽微有興趣的話,我想這本書會是不錯的引子,透過鬼的存在來思考自身的生命意義,也重新感受我們與旁人的無形連結,當我們不再懼怕鬼的表象,而能思考我們與鬼之間的距離,相信生命必然會開啟更為精彩豐富的面向!
延伸閱讀:故事裡的心理學–從11個經典故事揭開4大人生階段的心靈任務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為維護隱私,文中當事人資訊皆已經過特殊處理與變造。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