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覺察,我們才真的有選擇】
曹中瑋老師不只是心理諮商界的資深前輩,也是我在完形治療學派上的啟蒙老師,我永遠記得他課堂上曾經說過:「完形的重點不在空椅技術,而是強調當下與覺察」這句話伴隨我走過十年的心理師生涯,並成為我陪伴當事人的核心精髓之一。
「遇見完形的我」書中文字,非常有中瑋老師的風格,翻開這本書,你會感覺就像是聽見老師用她溫暖的語氣說話一樣,娓娓道來完形學派的重點,以及清明覺察的重要。
完形治療非常重視覺察,中瑋老師在書中引用一個老笑話:「完形治療的功能就是把酒鬼變成知道自己是酒鬼的酒鬼!」這當然不是事實,因為深層覺察還包括明白酗酒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與親密關係,甚至是如何阻礙了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的事物。
覺察白話來說,是對自己當下狀態的觀察:我的情緒如何被牽動、我的想法如何帶動身體感受、在行為背後受到什麼樣的狀態所影響。唯有層層感受自身的種種狀態與影響後,才有機會真正做出選擇,在我們不真正清楚自己有哪些選擇前,都只是跟隨本能行動而已。
【運用故事搭配理論,讓追劇也可以成為心靈成長的方式】
考慮到案主保密,中瑋老師大量使用戲劇故事作為題材,幫助生澀的理論鮮活起來,使得學習完形理論及生活運用變得有趣許多,裡面有許多有別於坊間網路作家的角度。
例如紅極一時的<瑯琊榜>裡,老師即以皇帝的角度切入。當年皇帝因為聽信幾位老臣的話,對沙場老將及皇子產生猜忌,因而用計血洗七萬赤焰軍,還賜死相關皇戚,劇末真相水落石出,眾人懇請皇帝重審冤案時,他表面上看似不認帳,骨子裡卻是難以面對自己當年所犯下的錯誤,然而當他私下與林殊會面時,那一絲親情則能自然流露。
這樣一個簡短的場景,包含了完形治療裡覺察的好幾個區塊,以及人在面對重大決雜時的複雜情緒,這絕對不是將皇帝貼上「昏君」的標籤,即可簡單解釋當年庾現今行為的。書中還引用了地海巫師、絕命毒師、軍師聯盟等故事,讀起來精彩萬分!
延伸閱讀:今繼之國闖關者 獻給努力長大的你,殘酷而溫柔的童話故事
【改變是過程,而非結果】
在現代知識強調快速、好理解、方便消化的潮流下,多數作者為了配合讀者的口味,往往不得不精簡內容,卻也因此失去心理學知識真正可以幫助到我們的養分,這本「遇見完形的我」雖然力求白話,並輔以眾多故事案例,讀起來卻仍可感受到中瑋老師數十年浸泡在完形治療裡的餘韻。
坦白說,對於習慣快速閱讀的人來說,這本書恐怕仍顯得有些艱澀,然而對於熱愛學習並致力於生命成長的人,絕對可以從書中級取大量養分。在心理治療中將改變視為過程而非結果,意思是雖然我們在諮商裡都急於想「成為更好的自己」,然而越是努力反而越容易在原地受困。
改變就像是種花或養育寵物一樣,不只需要給予細心照顧,更需要日復一日持續進行,花不會因為今天澆過水,下週就都不需要澆水,寵物也不會今天吃過晚餐,就可以省略隔日的早餐,完形治療的精髓雖然只有「覺察」兩個字,做起來也相當簡單,然而要時刻覺察卻不容易。
我很喜歡中瑋老師在書末提及,關於改變的小故事,可以充分感受到改變的過程:第一天,我走上大街,忽然掉到洞裡,我覺得很受傷,覺得都是環境的錯,花了很多時間好不容易爬出來了。第二天,我走上大街又掉進同一個洞裡,我還是覺得環境有問題,但這次我比較快爬出來了。
第三天,我注意到有洞,但經過時不小心又掉進去了,這次是我的錯,很快就出來了。第四天,我小心翼翼繞過這個洞,好好走過去。第五天,我選擇走上另一條路。
【學習心理學,也是在學習修行】
掉進洞裡的這個故事,充分呈現出一個人要從過去生命經驗的傷走出來,是需要時間的,即使現今充斥著各種號稱快速改變心理狀態的技巧,仍然無法幫助我們永恆維持在改變後的狀態裡,就像是零極限創始人說的:「清理,不斷清理自己」即使是身心靈療癒的大師,仍然每天清理自己的心,何況是我們呢?
無論是完形治療,或任何一套心理學方法,走到深處都是一場修行。從「遇見完形的我」的書中文字,我可以感受到中瑋老師運用完形治療覺察的基本功,日日修練自己的底醞,藉由這本書,我也重新覺察了許多過往生命經驗。
如果你對完形治療有興趣,這絕對是一本適合引你入門的好書。如果你致力於心靈成長,這本書也能帶來許多啟發。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只要你是個如我一樣願意深刻照見自己的人,這本書會是一面明鏡,幫助我們看見自我真實的模樣。
購買「遇見完形的我」,請直接點書名連結,即可上博客來購買。
延伸閱讀:不只是憂鬱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博客來官網,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