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實務經驗裡的心理學好書】
今年收到宜芳詢問,是否可以送我新出版的《接住墜落的青少年》,我一口就答應了,因為我雖然這幾年花較多心力耕耘成年人的創傷與關係議題,一開始卻是從青少年起家的,這幾年坊間談論青少年的書籍不多,以實務經驗為出發點的更少,我很期待能夠透過專業同儕的眼光,增加對青少年諮商輔導工作的反思。
說真的,這本書並不是這麼好讀,每讀幾頁,就需要停下來深呼吸一下,才能繼續好好讀下去,因為宜芳在書中敘述了非常豐富的實務案例,每個案例都是一則讓人忍不住揪心的故事,讀著讀著,不只想起我所服務過的那些國高中生,也讓我看見那些身受重傷的成年當事人,如何帶著血跡斑斑的蒼白歲月,努力活出現在的模樣。
【不被愛的孩子,容易以身體換取被愛的感覺】
書中每個主角的故事都讓我浮現出好多回憶,我在這裡分享「以身體換取愛」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我先前服務安置機構的青少女時很常聽見的版本:小築的父親很早過世,她不只缺乏照顧,還需要照顧有憂鬱症的母親,後來更是在不同的寄養家庭間轉換著,這讓他對關係很敏感,很需要在感情中去填補內心的空虛,甚至與年紀比自己大的男性發生性行為,好獲得一絲被愛的感覺,然而因為在成長經驗中,照顧者經常來來去去,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又會被拋下,小築總是一再輕易地進入關係,但若對方不愛自己了,也會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
書中描述小築很早就會化妝,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好吸引男性的靠近,我輔導過的一些青少女(或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情況,她們在輔導室裡,總會不經意地吸引男性輔導老師的注意,卻又很容易因為一些事情而切斷與輔導老師的關係,讓諮商輔導的進展變得充滿險阻,光是帶著助人熱忱與善意,不僅無法真正提供陪伴,反而有可能會因為對於她們的「復原」抱持過多期待,使得助人者到後來變得無力與憤怒,又或者是不小心受到誘惑而產生反移情,而這又導致她們對於心理人員的猜疑,使得創傷療癒的路途變得更加迂迴。
【運用理論拆解實務現場,讓父母有依循方向】
宜芳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就在於她不只呈現案例,讓我們可以彷彿置身於青少年的身體裡,感受他們因為成長過程中所受過的傷害,於是對世界帶有濃濃不安、憤怒與無力的感受,他也提供了理論知識,讓父母與助人者可以依循一些原則,降低關係中的破壞性,找到陪伴他們安心成長的方法。
宜芳提到小築在依附理論中比較像是逃避型依附,對她來說關係總是來得快去得快,不如不期不待沒有傷害,這樣的孩子很需要透過「矯正性情感經驗」,明白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而且不需要透過性行為、化妝、討好他人來就值得被好好對待,她才能慢慢恢復對自己與他人的信心,在一段關係中穩穩的待下來。父母親與師長可以做的,即是理解小築表面行為之下害怕受傷的心情,以及這些心情從何而來,進而能夠提供無條件的包容,減少語言上的二次傷害。
【這其實是一本寫給大人看的青少年書籍】
當我看完書中最後一章,宜芳心理師自我揭露過去的成長經驗時,我也忍不住想起自己過去的成長經驗,我的青少年時期也是在霸凌與父母衝突中,跌跌撞撞走過來的,父母雖然在當時已經盡力愛我,但天性纖細敏感的特質,仍然讓我飽受折磨,因此在閱讀書中許多故事時,雖然我沒有逃學、懼學或經歷父母離異,但這些青少年的心情,我卻很能感同身受,這幾年我越來越明白,之所以很擅長與青少年對談,正是因為我人生中的許多創傷,都發生在青少年時期,也因此我經常可以細膩講出他們的內在心聲。
這些故事也讓我想起許多曾經陪伴過的成年當事人,他們口中所訴說的童年創傷,與書中主角們的故事相去不遠,因此表面上這本書的主角是青少年,是父母師長跟助人者們如何好好看懂青少年怪異行為背後的心情,事實上也是讓我們再次與心中的那個青少年相遇,好好重新陪伴自己走一次重獲新生的歷程。
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大多數人雖然生理年齡已經三十多歲,甚至四五十歲小孩也都大了,然而心中那個脆弱的自己卻往往為了工作、婚姻與適應社會,不得不掩蓋起來,以致於身體是大人,心中卻住了個任性的小孩或青少年,因此很多時候生活中遇到困難、關係遭遇瓶頸,實際上都不是能力出問題,而是心情過不去,因為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無法抑制地跳了出來,閱讀《接住墜落的青少年》,事實上也是重新接住自己的過程!
如果你是助人工作者,這本書絕對可以增加你在實務現場中的細膩功力,如果你是父母,正好(或即將)為家中青少年的種種問題感到挫折,這本書裡提供不少好方法,讓你可以避開地雷區,找到善待自己與孩子的方式,甚至你正在療癒童年創傷,透過這本書的文字,也能協助你多懂自己一些喔!
延伸閱讀:好書推薦–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為自行翻拍的書籍封面,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