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困境需要多久的時間?傳統心理治療認為,人若想要改變,會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但艾瑞克森這位治療大師卻大大改寫了「改變」的定義。
在我開始學習催眠之後,發現雖然不是每一個人、每一種困難都一定可以快速改變,但有些困難確實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化解,這當中與艾瑞克森看重改變的資源,而非移除困難的治療觀點相呼應。
精神科醫師蔡東杰,是在台灣推廣艾瑞克森催眠不遺餘力的資深前輩,今年他出了一本文字淺白易懂的催眠好書《5分鐘催眠自療力》,與我們分享他運用催眠來治療的多年經驗。
當我翻開《5分鐘催眠自療力》時相當驚艷,因為蔡醫師所寫的每一句話,都像是在閒話家常一樣,然而我看得出來,裡面有非常多催眠的元素。
事實上在這本書之前,蔡醫師就曾經寫過《催眠治療實務手冊》,這本書可說是幫助我系統化學習艾瑞克森語法的啟蒙書籍,把出神入化的催眠引導,變成有跡可尋的一個個句型。
我甚至報名了他的學生所開設的團體課程,大量練習書上的語法,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所謂的「清醒中催眠」日益熟悉,這些都成為後來創立明鏡催眠(原本叫對話式催眠)的基礎。
艾瑞克森催眠相當看重內外世界的資源,這也是蔡醫師在《5分鐘催眠自療力》裡反覆強調的重點,比起像是愚公移山那樣的跟痛苦對著幹,倒不如找到四兩撥千斤的方式,痛苦不一定能完全根除,卻有機會從中轉化。
舉個例子吧~蔡醫師在書中分享了運用催眠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作法,我看了覺得很喜歡,與你分享:
如果一個醫生跟你說有自律神經失調,那表示你的心跳、呼吸、血壓、消化系統等等亂掉了,但醫生暫時無法進一步找到原因,而自律神經並不是靠你的意志力可以控制的。
自律神經系統分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前者像是油門,後者則是煞車,共同協助我們維持生活運作。
通常有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即使生命道路上不一定真的有什麼障礙,油門跟剎車卻因為情緒壓力而失常,這時候透過催眠協助我們的身心狀態進入「空檔」,就比較能從情緒造成的狹隘思想與壓力反應中改變方向,進而重新走出一條活路來。
蔡醫師在書中附上了一段自己寫的催眠引導語,讓我們可以替自己錄製一段調節身心的催眠音檔,我粗略的計算過,大概不需要10分鐘就可以完成,如果我們每天可以花10分鐘進行自我催眠,就能開啟一整天的平靜與力量,這應該是非常划算的事情,不是嗎?
《5分鐘催眠自療力》除了談催眠在身體健康上的幫助,還談催眠對情緒與人際關係帶來的好處,文字讀來簡單易懂,還有蔡醫師應用在生活中的小故事,例如用5包鹹酥雞來瘦身,相當有趣。
我認真的閱讀了一整個下午,很快就讀完了,這本書就像是一鍋好湯,蔡東杰醫師不只精心挑選食材,還細心地清洗、去骨、入味,最後熬煮成一鍋高湯,喝下去滿滿營養,而且非常好消化。
我特別喜歡蔡醫師引用現代催眠治療之父艾瑞克森的一段話:「生命的本質是為我們帶來痛苦,而我們的任務則是在痛苦中活出喜悅。」
這句話讓我想起熱愛的榮格心理學,鑽研榮格將近20年,對我來說,榮格心理學是一門認真談痛苦的心理學,在眾多心理治療理論中,幾乎沒有太多願意談苦的學門,但榮格完全不避諱的將痛苦攤開在世人面前。
然而榮格心理學也是談喜悅的心理學,因為當我們重新認識與定義了痛苦,在這當中將會出現煉金術一般的轉化,苦難將化為甘泉,因此榮格心理學是一壺苦後回甘的茶。
榮格談如何轉化痛苦,艾瑞克森談如何活出喜悅,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說到這裡,我在心中忍不住對蔡醫師20多年來堅持推廣艾瑞克森催眠感到敬佩,在書中他提到在2001年初學催眠時,台灣完全找不到有醫療專業背景的老師。
這讓我想到自己當年初學催眠時,也找不到有心理師背景的催眠老師,最後才因緣際會來到藍海,認識了張貴傑心理學博士。
同樣走在推廣專業催眠的這條路上,蔡醫師能夠忍受寂寞、保有熱情,這麼多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廣艾瑞克森催眠,我真心覺得敬佩!
然而即使到了2024年,多數人一談到催眠,還是不太容易聯想到醫學與心理治療,我認為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如果說醫學關注人的身體健康,心理治療關懷人的心理成長,那麼建構在這兩者基礎上的艾瑞克森催眠,絕對可以替我們帶來身心狀態的平衡與成長,不是嗎?
購買蔡東杰醫師的《5分鐘催眠自療力》將會收到3個禮物,禮物就藏在書裡面,為了不破梗,想知道禮物是什麼的伙伴,請在10/10以前購買這本好書,就能收到蔡醫師準備的精心好禮囉!
為了回饋長年信任我的療癒客棧讀者與學員,我也特別在10/26晚上,舉辦免費催眠講座「有意識的許願:催化生命成長的儀式」。
除了會在講座裡分享蔡醫師書中的精華案例,還會將這些催眠案例結合我的生命經驗,與你聊聊我如何運用關鍵字許願法,結合催眠元素,支持自己走過被剝了一層皮的中年之路。
祝福你能在好書與好講座的陪伴下,度過光輝十月。
擅長催眠的心理師,生命幽暗處的引路人,長期浸泡在榮格心理學的潛意識深海,跨界學習塔羅占星、夢境解讀與能量療癒,擅長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搭起專業與生活的橋樑,讓催眠成為改變生活困擾的資源,座右銘「催眠即生活」。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隱喻催眠:讓潛意識陪你啟動心靈療癒原力》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與Bing,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