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的不安狀態,很容易接受諮詢師暗示】
在系列文第一篇時曾寫到,初次與塔羅相遇的經驗,
是諮商中心的心理師以投射來與我互動,
後來在我學習塔羅後,首次去找塔羅諮詢師算牌經驗,感受有點糟,
當時他請我在四張牌裡抽一張,說了些我會有富貴命之類的話,
還說我應該很好命,大家都很尊敬我,
我看著那張「皇后」牌,心想諮詢師講的跟我當時的狀態差很多啊,
受限於時間,無法再發問,帶著這個負面經驗我有好一陣子沒有再接受解牌。
後來我在人生中遇到一些比較大的瓶頸,
透過朋友介紹找了一個據說很會問事的「濟公」,
因為心中真的蠻慌張的,所以即使對於濟公說的話有些疑問,
但聽完之後感覺心情真的安定多了,也覺得自己似乎有些方向,
現在回想起來,這位濟公所說的話,有一點像是巴南效應,
好像說了很多內容,卻又沒有真正具體的細節,
之後又有幾次去找身旁親近的塔羅諮詢師的經驗,有些好、有些壞,
但我發現只要自己當時帶著焦慮跟想解決問題的心態,
諮詢師說過的一些話語,往往會不知不覺發生影響,
不見得是事件真的發生,而是我會特別留心諮詢師提示過的重點,
從艾瑞克森催眠的角度來說,諮詢師的話語其實就是對我的心理暗示。
【塔羅諮詢就像是一場清醒催眠】
從艾瑞克森催眠,或是從這個催眠取向延伸而來的NLP來看,
生活中處處都是催眠現象,塔羅諮詢也常帶有如此傾向,
像是當事人帶著惶恐不安的心情前來尋求建議時,
本來就是處於很容易接受暗示的狀態,
加上諮詢師帶著神秘感,以及「我才懂得如何詮釋塔羅」的權威感,
都會大大加重當事人接受催眠暗示的力道,
因為畏懼、崇拜、著迷、興奮、權威感….
這些高度張力的情緒狀態都是可以輕易進入催眠中的有利因素,
如果諮詢師又習慣點個蠟燭、放香氛或點艾草、鼠尾草,
也會加強嗅覺線索上的提示與聯想,
若諮詢空間燈光昏暗、解讀塔羅前先靜心冥想,
還沒有抽出塔羅牌,當事人已經處於輕度催眠之中了。
擅長艾瑞克森催眠的催眠師,都明白催眠可以是一種人際關係的渲染力,
各種容易引發人們進入注意力集中,進而產生輕度恍惚現象的方式,
也都可以成為強而有力的催眠誘導手法,
從這種角度來看,塔羅諮詢中可營造催眠氣氛的因子,可說是多到數不清!
這並非暗指塔羅諮詢師只是一種催眠誘導的騙術,或諮詢師故意要控制我們,
而是透過清醒催眠的眼光,提醒諮詢師需要留心,
平常一些設定用來專注塔羅解讀的習慣,
往往在無形中形成一個非常容易誘導當事人進入催眠的情境,
對於有尋求塔羅諮詢需求的當事人,也可以多一份事先準備的自我保護。
在塔羅諮詢的過程裡,由於當事人多數時候並不懂塔羅牌,
即使懂得,塔羅解讀的「派別」也五花八門,
會願意尋求另外一位諮詢師協助,表示可能無法透過自己釐清或脫困,
在這樣的處境下,當諮詢師開始講述牌面的意義時,
當事人往往傾向於接受,即使有些不贊同並願意提出,
若諮詢師沒辦法在歧異點上做較適當的處理,往往只能單就牌意去解釋,
而塔羅牌的意涵,又再次回到當事人可能不甚熟悉的場域。
【塔羅牌,是一把鋒利的手術刀】
做為系列文的第三篇,本文探討的是塔羅解讀時可能帶來的催眠效果與影響,
並非暗示塔羅諮詢多半只是語焉不詳的冷讀術或心理遊戲,
對於精熟塔羅的諮詢師來說,牌面揭露的訊息可能確實是當事人需要知道的,
也能從中看出許多隱而未說的重要線索,
然而也正因為塔羅牌具有如此深邃的力量,握在諮詢師手中便不可不慎!
(延伸閱讀:晤談時運用塔羅牌的風險)
延續上兩段的脈絡,塔羅牌本身的神秘學元素,加上諮詢師營造出來的催眠氛圍,
除了少數存心來「踢館」或「證明占卜師也幫不了我」的人之外,
多數人都會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吸收與接受諮詢師提供的解讀,
因此進行完塔羅諮詢後,通常當事人會有兩種狀態,
一種是覺得心情平穩許多,即使有時可能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但至少感覺自己能夠有力量或一些方式,可以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另一種則是無論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心情卻感到更為恐懼與不安,
(尤其當牌面揭露出即將到來的風險或阻礙時)
這都與諮詢師如何與當事人互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我常跟前來學習塔羅牌的學生說,很多人覺得學塔羅最難的地方,
在於要死記78張牌的意義,以及運用牌陣進行正確解讀,
但其實這反而是整個學習過程中最簡單的!
塔羅牌就跟手機、腳踏車、筷子、電視機一樣,多用就會了,
只要願意反覆練習,大概幾個月就可以將牌面記憶得非常清楚,
(我自己當初只花了兩個月,因為我每天至少找一個人練習)
最困難的是,如何運用當事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提供牌面訊息,
以及當我們把牌面解讀完畢之後,
當事人究竟是帶著恐懼不安的心情離開?還是找到了屬於自己心中的力量?
舉例來說,對於「高塔」這張牌的解釋,
除了提醒當事人最近生活可能會有劇烈的變化(甚至可能是災難),
如何陪著他一起看見這場劇變的意義,或是後續「劫後重生」的方式,
是諮詢師可以在牌面中跟當事人一起去探討的。
【覺察自己說話時的起心動念,是畢生的修行】
我對於自己身為塔羅諮詢師的標準,可能比較高,
但在這篇文章要結束前,我想分享自己檢視提供牌面資訊時的自我省思,
在塔羅諮詢的第一個層次,是要把牌面的資訊儘可能準確的說出來,
第二個層次,則是如何將這個資訊與當事人的提問銜接起來,
第三個層次,是如何讓當事人在接受諮詢後,帶著希望與力量離開,
而這牽涉到諮詢師提供解讀時,如何善用以下三個原則:
1.我說這句話有必要嗎?
如果將塔羅諮詢看成是一場清醒催眠,
則我們所提供的資訊與解讀,都可以說是催眠引導語,
說得多不如說得精確,說得精確之餘,還要兼顧當事人的狀態評估,
因此我們提供牌面資訊時,需要留心這些資訊是否是當事人一定需要知道的?
有時候提供太多資訊,只是在凸顯諮詢師的專業功力,當事人根本吸收不了,
又或者是有些資訊可能不見得是整個諮詢中的重點,
說出來只是增加當事人的疑惑、擔憂跟胡思亂想,
甚至只是在強調諮詢師的權威感,我們需要對這樣的資訊重新檢視。
2.我說這句話,在真實原則之下嗎?
這裡的真實有兩個部分,一個當然是基於對塔羅牌理解的真實性,
畢竟每張塔羅牌都有其意義,我們總不能硬把死神牌解讀成「你會事業有成」,
或者是把太陽牌說成「你可能會面臨一段感情的逝去」,
但真實原則更深一層的意涵,在於這句話是否出於自己的真實狀態?
例如我提供某些解讀,是因為希望當事人可以更信任我?
還是希望他接下來會持續回來找我諮詢?
甚至是否想暗中推銷其他物件或課程?
還是我基於當事人的最佳利益去衡量,所以提供這些資訊與說法?
真實原則底下考驗的是諮詢師人性中的弱點,
我們無法要求自己完美實踐這項原則,但至少要能看見自身的限制與脆弱。
3.我說這句話懷抱著對當事人的敬重嗎?
在提供塔羅諮詢時,或許這個原則並不是必須的,
但卻是我個人在提供服務時很看重的一項原則,
基於我自己尋求塔羅諮詢與各式身心靈服務的豐富經驗,
我常覺得,在給予當事人協助時又暗地弱化他的力量,
甚至讓當事人對自己的困境感到羞愧,是一種對當事人潛在的傷害。
(我自己曾在接受療癒時有這樣的經驗,不只一次)
因此檢視提供牌面資訊時,是否不小心羞辱、批判了當事人的某些狀態,
提醒自己所說出來的話,能夠讓當事人能夠被賦能(empower),
會是在進行塔羅諮詢時,很不容易但值得持續學習的事情。
【無論是諮商、催眠或塔羅牌,都是人生修練的路徑】
雖然心理諮商跟塔羅牌在本質上有所差異,終究難以整合,
但若身為心理師,想要學習塔羅牌,或反過來占卜師想學習心理學,
我覺得都會是很好的一件事,
這幾年深入學習幾項不同的療癒方式,我發現每一項都是一趟修練之路,
心理諮商走到深處,幾乎無可避免會開始探問人生意義及宇宙奧秘,
因為當服務過越來越多帶著沉重生命創傷前來諮商的當事人時,
心理師很難不向上天發問:「為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從心理走向靈性,是多數資深心理師會踏上的道路。
(延伸閱讀:在心理諮商中如何善用塔羅牌)
相反地從神秘學、靈性、宇宙天地出發的療癒師,
最後也會發現所有的靈魂功課,還是需要具體落實到人間來處理,
光是一直處理能量場、輪迴業力、靈性功課、探索未來趨勢,
有時候同樣沒辦法好好陪伴到一個人,
我認識不少塔羅占卜師,有些是我的學生,
會開始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就是因為發現塔羅牌本身能提供的幫助有限,
許多困境還需要對人性、對人類心理有更深的理解,才能穿越。
說到底,我想這些不同的方式,包括這幾年我持續深入學習的催眠,
其實都像是一條通往個人內心深處的道路,
各種方式都像是一道門,我們走進去之後不代表療癒已經完成,
相反地走進去之後,還需要有堅定意願與龐大熱情,支持自己不斷向前走,
真正帶來療癒與轉化的,其實不是塔羅牌本身而已,
還有我們從一次次解讀中,在牌面與當事人的生命中照映出自己待穿越的功課,
以及我們為了自己生命功課所做的努力與修練!
張義平,靈性名字為幽樹(ShoRa),
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專業認證諮商督導,
大專院校、國高中催眠主題研習講師
藍海機構NGH催眠師與訓練講師、
第二屆蛻變遊戲專業帶領教練。
3年內已運用催眠服務超過200位伙伴,
開設之催眠工作坊、講座與研習超過50場,
並於藍海催眠教室擔任催眠課程訓練師,
為藍海催眠深化團體之帶領人與督導。
深信每個人心中都擁有自我療癒力,
催眠就是親近自己的潛意識,拿回生命主導權的方式
致力於推廣生活化並融入心理學知識的催眠。
(圖片取自網路,歡迎分享本文給身旁親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