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內心聲音都放出來,好好整理你的心靈空間】
我大概在5年前接觸到簡稱為IFS的內在家庭治療,當時文獻不多,讓我一度以為這是個不存在的治療取向,直到今年看到留佩萱心理師寫了這本「擁抱你的內在家庭」,才明白原來這是個在國外已經流傳已久的取向。
翻開這本書,我覺得有種異常熟悉與親切的感受,因為這個治療取向認為我們人有多重心智。對於從小就很習慣自言自語的我來說,IFS的觀點可說是再熟悉不過了,我後來在撰寫碩士論文時,也曾經從事類似榮格理論中的積極想像技術,與內心的不同意象進行對話,從IFS的角度來看,當初的諸多對話可說是內心保護者與流放者之間的一場大戰。
如果你跟我一樣,都是屬於內心小劇場很多的人,IFS的治療師不只會鼓勵你賦予這些劇場人物清晰的形象,更會鼓勵你將這些人物的台詞大聲說出來,好探索你潛意識裡的這些聲音,具有什麼樣的功能,這也是我這幾年在對話式催眠中,很常使用的技術,藉由傾聽這些我所謂的「小聲音」,往往可以在探索過程中獲得意想不到的啟發!
舉例來說,經常暴飲暴食的你,可能是為了保護你不被情緒壓力擊垮,而那個總是懶散拖延又不想認真工作的你,有可能是為了保護小學時期被父母大聲責備的自己,在IFS治療師眼中,所有的內心聲音都有其正面功能,值得我們好好認識。
【重建你的內在家庭,讓心靈碎片得以重新完整】
IFS還跟我最近出版的《透視心靈原型卡》一書有幾分相似之處,在我的書中提及潛意識像是內在王國,在這王國裡有許多不同的內在居民(一共有74個),透過認識這些不同的內在居民,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生活中卡住打結的地方,進而突破眼前難關,也可以適度召喚幫手,替自己凝聚克服困境的力量,這樣的描述在這本書裡,被叫做「內在家庭」。
看到這點的時候我還蠻興奮的,無論使用王國或家庭作為隱喻,顯然作者與我都相信人的潛意識裡有許多不同資源,甚至你覺得讓目前生活卡住的部分,其實是來協助你把生活過得更好!這樣的概念乍聽之下似乎很荒謬,事實上頗有道理。
舉例來說,來找我催眠的當事人們,大多都有自我責備的習慣,自我責備通常會帶來焦慮,所以大多數的催眠師要不就是想辦法讓當事人放鬆,要不就是想找到根除這個習慣的方法,然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中,卻發現自我責備的聲音,往往源自於童年成長經驗,而且大多數時候,只是希望當事人過上好日子,才不斷叨叨絮絮的提出要求。
【敬重保護者,疼惜流放者,讓你的內在居民攜手合作】
IFS將內心居民區分成兩大陣營,一類是保護者,他們負責讓你的生活步上軌道,並且在危機發生的當下,趕快設法撲滅「火源」,前者又被稱為「管理員」,理性分析、討好他人、完美主義都可被歸在這裡,後者則稱為「救火員」,上癮、性愛、暴食或自殺都屬於這個團隊的一份子。
留佩萱心理師用充滿同理心的口吻寫著:「這社會上通常鼓勵管理員的存在,卻批判救火員的行為,其實他們都是希望保護你內心受傷的孩子,讓你可以好好的維繫日常生活。」
書中所謂受傷的孩子,即是IFS理論中的另外一個陣營,通常被稱為流放者,那些從小到大曾經有過的痛苦、悲傷、憤怒、害怕、孤單……全部都像是一個個等待我們去照顧的孩子一樣,等著我們看見與陪伴。
如果用我的話來說,IFS取向的整個核心,就是「敬重保護者,疼惜流放者」,看見並尊敬那些保護我們一路平安長大,卻可能不再適用於此刻生活的防禦機制,並對內心那些對環境充滿不安的部分感到疼惜,如此一來,就像是我在對話式催眠裡所見證的許多當事人,原來的困擾可能會被轉化為資源,而那些充滿破壞的部分,則有機會成為得力助手。
【無論你是什麼樣子,都值得被愛】
我最近不只閱讀了《擁抱內在家庭》這本書,也正在看理論創始人所寫的《沒有不好的你》,書中提及IFS不只是一套心理治療方法,更像是某種靈修途徑,我對這樣的描述很有感覺,因為在這個理論當中,沒有純粹邪惡的存在,只要願意用充滿好奇與慈悲的態度去迎接,每個心靈部分都有其值得欣賞之處。
這種描述方式我覺得很接近佛家所講的慈悲心,或是基督教中談的大愛,只不過投注慈悲與愛的對象不在旁人,而是我們自己,這種觀點也暗示著表面上這套療法好像很簡單,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自言自語或冒出內心小劇場的時候,然而要能夠使用這套方法,我認為需要具有深度智慧與人生歷練,才能真的以慈悲心對待內在的每個部分,尤其是那些經常對生活帶來阻礙的部分。
我想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想要認識自己的人,如果你跟我一樣經常被內心小劇場搞得很困擾,這本書應該特別適合你閱讀,除此之外,我覺得如果你有持續半年以上的困擾,靠自己一直解決不了,這本書應該也能提供你一些自我探索的機會,不過根據我對書中操作方式的瞭解,如果你操作到一半有些情緒冒出來,最好找擅長潛意識療癒的心理師或催眠師陪你一起練習,比較能避免可能帶來的傷害喔!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潛意識裡的74個你對話」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為親攝書籍封面,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