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不足以產生改變,行動才可以真正蛻變】
在前兩篇系列文章中,我們已經充分探討程式碼與母體兩個隱喻,
在最後這篇文章裡,接下來我們將會繼續聊聊「救世主」的隱喻,
這也是駭客任務裡最直接與男主角尼歐環環相扣的隱喻象徵。
打從一開始,藉由莫斐斯尋找尼歐的行動,到首部曲的最後,
尼歐是否真的是救世主這個疑問,在眾人心中始終徘徊不去,
身為觀眾的我們,一顆心也跟著七上八下的。
表面上,這部電影談的是信念,然而真正將信念顯化出來的卻是行動,
尼歐剛開始並不相信自己如同莫斐斯所說的,是人類世界的救主,
在他眼中莫斐斯才是真正實力強大的人,他才應該是拯救全人類的救星,
更在見到祭司後,徹底鬆了口氣,因為祭司對他搖搖頭,
弔詭的地方,就在於祭司暗示他接下來需要在自己與莫斐斯的性命之間抉擇,
而這驅使他在莫斐斯遭到電腦人史密斯拷問時,毅然決然選擇回到母體,
從一連串與史密斯對決的過程中,為了救出莫斐斯,他徹底解除了限制性信念,
先是發揮閃避子彈的特異功能,在看到崔妮蒂即將跟著直昇機下墜時,本能地衝到大樓邊緣拉住繩子,
甚至到最後使出阻擋子彈的心靈防護罩、瓦解史密斯的程式碼……
這一連串的行動,全都讓尼歐自我驗證了,他確實就是人類世界的救世主,
在緊湊刺激的劇情裡,我們發現信念與行動會相互影響,
然而唯有真正採取行動並獲得成果,我們才會真正完成心靈蛻變。
【潛意識能夠提供的是改變方向,而不是具體方法】
在駭客任務首部曲裡,充滿濃濃的禪宗風格,
雖然所有配角甚至是尼歐本人,都對於救世主身份感到懷疑,
然而莫斐斯與祭司,卻從來沒有針對這份懷疑提供具體解釋與答案,
相反地,打從第一次相遇,莫斐斯就跟尼歐說:
「我沒辦法告訴你答案,我只能帶你自己去看到真相」
(這是在選擇紅色藥丸與藍色藥丸時的對話)
之後他仍然不斷告訴尼歐,他只能提供指引,最終結果需要尼歐自己願意去經驗,
甚至當尼歐走出祭司家時,他也提醒:
「預言只針對你一個人,這些內容與我或其他人都沒有關係,
預言提供的不是結果,而是方向。」
這些看起來曖昧模糊又充滿各種解釋可能性的對話,
恰好就是潛意識運作的方式,也是催眠中真正在進行的過程。
大多數時候,當生活陷入困境時,我們與尼歐等人的反應是很像的:
分析問題、找出原因、擬定策略、解決困難….
這些都是運用意識與邏輯來設法控制局面、消滅問題,
(就像是人類一直想要消滅電腦人)
然而生命中許多難解困境的解決之道,都藏在潛意識裡,
而潛意識的解決之道,往往都是非線性、非邏輯、充滿情感的。
在電影中,看起來像是祭司與莫斐斯的預言,造就尼歐成為救世主,
又或者好像尼歐的救世主身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然而弔詭之處就在於,尼歐或許具有身為救世主的潛能,
然而透過自我驗證成為救世主的一連串行動,卻是在充滿矛盾的過程中被激發的,
莫斐斯與祭司帶給尼歐的並非清楚的問題解決之道,
相反地,他們引導尼歐進入充滿情緒張力的個人經驗裡,
透過這些經驗,尼歐得以打從心底確信自己的能力,
而這遠比旁人不斷給予信心及肯定的力量,來得強大數千倍!
催眠也像是這樣,是一種充滿情感的真實經驗,
在這過程中不見得都能運用邏輯整理出改變策略,
但當事人往往會在裡頭有神奇的洞見與蛻變,
這份解答往往不是催眠師會給出的,而是來自於當事人自己的口中。
【催眠是種經驗性治療,唯有親自接觸才能明白】
艾瑞克森的頭號弟子之一薩德博士曾說:
「催眠是一種經驗,你唯有在經驗中才能有所獲得。」
我自己在「潛意識自癒力」這本書中提到,
催眠就像是一道美味的菜,無論閱讀多少文字或他人的評論,
唯有親身接觸,才能獲得屬於個人的經驗,
催眠也像是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戀愛、養育小孩、工作….
無論我們事先收集多少資料,都比不上實際沉浸在這件事的經驗來得真實。
扣回救世主的隱喻,催眠的意義在於透過真實的情感經驗,
激發我們的心靈潛能,並促成我們進行下一步行動,
透過行動的回饋促使我們擁有新的經驗,行動與經驗交互影響,
最後創造出不一樣的生活狀態。
在這過程中,我們將能親自見識到潛意識裡儲存的無比威力,
並帶著這份屬於自己的力量,回來突破與療癒生命中的困境,
這往往是我們帶著有限的意識與理智分析所無法辦到的!
成為自己的救世主,意味透過行動不斷發掘尚未注意的潛能,
並在層層經驗裡發展出對自己的信心,
就像是尼歐剛開始仰賴的是眾人透過預言對他產生的信心,
到了首部曲結束時,他已經能夠給予自己信心,
甚至不斷在行動中強化信心,使得遭遇困難越大,他的力量反而變得越強!
催眠或許也是如此,許多人以為在催眠中將會獲得問題的解答,
這確實也是催眠可以達到的結果之一,
然而若能敞開心胸去經驗,我們往往會在催眠裡,獲得超乎想像的結果。
駭客任務在這二十年來之所以可以成為不朽經典,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故事其實是關於人類心靈的隱喻,
暗示我們只要願意大膽投入未知的事物,
就有機會在嶄新的經驗裡,達成無法想像的心靈蛻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