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個案在催眠裡看完前世,卻不知道前世故事跟此生課題有什麼關係…」
不知道你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嗎?在前世裡看見我們是紅顏薄命的美女、功高震主的大將軍,或是某星球上的高等祭司,跟這輩子遇到的困擾有什麼關係?
其實,我們也許可以換個角度想,前世記憶跟每天晚上作的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催眠裡做回溯,重點從來都不是前世故事有多精彩,而是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就像夢境解讀的重點,其實是夢境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看到這裡,你大概會立刻有個疑問:那我們怎麼知道在催眠裡看見的前世,跟這輩子的課題有什麼關係?
這是催眠師證照班裡最多學生想知道的問題,也是最難回答的一題,幸好,從榮格的夢境解讀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解讀前世今生的訣竅:
人物場景與行動
我們每天晚上的夢,至少會有一名主角,出現在某個時空背景當中,然後這個主角會採取各種行動,為得是完成某個目標,或逃離、阻止某件事發生。
榮格認為針對夢中人物、場景或行動進行聯想與解析,有助於初步判定潛意識想透過夢境傳遞些什麼。
催眠也很類似,想陪個案把前世記憶跟此生課題連接在一起,催眠師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導個案把人物身分與時空背景搞清楚。
就像是我們追劇,一定也很想知道,想趕快摸清楚人物背景,搞懂這齣戲到底在演什麼,對吧?
主題
除了思考人物跟場景有什麼象徵意涵,榮格還很看重「夢的主題」。
例如這個夢跟長大後的離家出走有關嗎?或許夢境透露出我們應該勇敢踏出舒適圈。
或是夢裡大多數的劇情,都跟遇見無法善待我們的人物有關,這或許是潛意識邀請我們該勇敢拒絕剝削我們的人或機構。
回看前世記憶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主題聯想法,嘗試退一步看看,在前世裡經驗到的這些事情,是否帶有明確的主題色彩,然後進一步把這個主題跟現實困境作連結。
情結
榮格認為人幾乎會自動對生活中所有的事情產生情結:自卑情結、權威情結、母親情結、金錢情結、受害者情結、英雄情結、聖人情結……
情結是一種錯綜複雜的心理反應,而且像機器人一樣,只要按下按鈕,就會全自動反應,煞都煞不住。
榮格認為邀請個案描述夢境裡出現的強烈情緒,會對解讀夢境很有幫助—-這些情緒會直接連結到生活裡的重大事件。
在前世催眠裡有個技巧叫「情感橋」,運用個案對情結產生的身體反應作為定錨,快速引導個案進入深度探索。
如果個案能夠在前世記憶裡產生足夠的情緒反應,也會對事後整理跟討論有非常大的幫助。
隱喻功能
在《夢的智慧》一書中提到,夢境有3種的功能:補充、反對與驗證。
有些夢境溫和引導我們從不同角度看事情,有的夢境則是向我們提出警告,也有些夢讓我們充滿信心,更能堅持白天清醒時所做的決定。
在我替許多個案進行過前世回溯後,發現前世故事也具有不同功能。
有些故事提醒個案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有些故事激勵個案下定決心勇往直前,也有些故事邀請個案能夠用更宏觀的視野,跳脫僵化的思考模式,好從困境中有所學習。
當我們能夠用隱喻的角度來理解前世故事,就可以更容易掌握這一回看見的前世,具有什麼意義了。
身為擅長隱喻催眠的心理師,我不只習慣從隱喻觀點來談夢,也很習慣把前世記憶當成潛意識訴說的精彩故事。
在催眠裡,故事可以千奇百怪、五花八門,但只要把握人事時地物、主題與情結這幾個原則,就可以避免掉入聽故事的陷阱裡,陪個案從故事中開啟療癒的力量。
看到這裡,你可能終於發現了,被催眠師陪著看前世,其實跟被榮格分析師解讀夢境非常相似,很有趣吧?
如果你對夢境解讀有興趣,歡迎參考遠流出版社最近剛上市的《夢的智慧》。
如果你想知道怎麼運用隱喻催眠的技巧,帶領個案自在穿梭在不同時空之中,歡迎報名11/30的《前世回溯技巧的通關指南》。
無論是解夢還是看前世,一起來學習親近潛意識吧!
張義平(幽樹),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明鏡催眠創始人,生命探索的引路人。
長期浸泡在榮格心理學的潛意識深海,跨界學習塔羅占星、夢境解讀與能量療癒,擅長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搭起專業與生活的橋樑,讓催眠成為改變生活困擾的資源,座右銘「催眠即生活」。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隱喻催眠:讓潛意識陪你啟動心靈療癒原力》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