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吸引力法則的書籍大紅,逐漸踏入身心靈領域的我也對此頗有興趣,
我的思考比較全面性,對於接觸到的新事物通常會再三觀察,
因此對於秘密、吸引力法則這類講求心想事成的概念一直有所保留,
在靈性工作的發展過程中,我始終認為這些法則不僅要「能用」,
對於背後運作的原理,也需要經過縝密的檢視,
以免造成預料之外的危害。
市面上流行的吸引力法則,最大的漏洞就在於「穩定性不高」,
導致於這個法則很難被好好的檢視與驗證,
因此信者恆信,疑者恆疑,
或許是老天聽到了我的呼喚,在因緣巧合之下,感謝出版社的賞識,
我以自己的閱讀心得文章,換來「9個實驗:印證秘密的力量」這本書,
於是有了一個實驗吸引力法則的大好機會。
翻開這本書,作者用輕鬆詼諧的語氣侃侃而談,
並以電力的概念來詮釋潛能場的概念,相當簡單易懂,
整本書的觀點,大概可以用白話文進行下列的敘述:
在宇宙天地之間有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場域,作者稱之為「潛能場」,
潛能場會回應每個人內在所投射出來的心念,進而造成具體可見的結果,
小至找尋失物,大至決定是否要與某人交往或進行生涯抉擇,
生活中的種種,都可以運用潛能場的力量,幫助我們進行決定,
(這種觀點忽然讓我想到星際大戰中的原力,概念頗相似的)
而我們與潛能場互動的規則,就是吸引力法則。
如果光是詮釋概念,這本書就與其他談論吸引力法則的書相差無幾,
然而作者最讓我讚嘆的是,他用了九個實驗,邀請讀者一一親身測試,
直接以個人經驗來印證潛能場與吸引力法則存在的真實性,
對我來說,能夠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來看看,吸引力法則究竟是否存在,
這實在是一個寶貴的體驗,
因此,我一邊閱讀,一邊做了裡頭的五個實驗,
說真的,實驗結果有點讓我不太滿意,
因為並非全部的實驗結果都得到了確切的回應,
例如當我做一號實驗的時候,
潛能場在四十八小時裡提供了好幾項我當時最需要的訊息與協助,
但當我做四號實驗時,最後設定的人事物並沒有出現。
然而即使結果不盡人意,我從這本書中還是學到不少之後可以持續測試的方法,
對我來說,這就已經相當足夠了,
作者所提出的九個實驗,不僅立論清楚,操作簡單,
而且很容易反覆的驗證。
因此對於想釐清吸引力法則的朋友們,
我會很推薦閱讀這本書,因為這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不僅有邏輯思維上的論述,又能帶給讀者親身的體驗。
除此之外,我還是選擇相信潛能場的存在,
在生活經驗中,算是存在著不少證據可以支持潛能場的運作,
例如當我極度渴望休息時,接連有兩個自費個案跟我取消晤談,
而當我期待能在生活中的難關獲得某些指引時,沒過多久就在心中聽到解答,
(很有意思的是,通常我沒有太用力祈求的願望,反而比較容易成真)
更很有趣的是,當我在二號實驗中設定要在四十八小時看見白色獨角獸時,
雖然在時限內我只看到了兩次,但在接下來的一週裡,
白色獨角獸出現的頻率近乎於一天一次,
似乎是這個實驗的威力持續在生活中運作著!
這些經驗都讓我持續相信潛能場與吸引力法則的存在,
但卻也持續對某些細節抱持懷疑的態度。
首先,這本書中認定潛能場是一個具有無窮盡資源的能量場域,
這與目前我們所認知到的「能量守恆」,亦即資源有限的概念有所衝突,
當每個人都向潛能場許願時,究竟宇宙天地是否有這麼多的能量可以顯化?
人們對於資源之間的爭奪與衝突,是否從有形的資源,晉升到更精微的能量層級呢?
除此之外,吸引力法則其實存在著西方社會基督教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脈絡,
在這個脈絡下,人們被鼓勵擁有、爭取自己所渴望獲得的事物,
在這種思維的運作底下,吸引力法則是否會變成一種鼓勵奢華、慾望的信念?
相較之下,東方文化中重視宇宙天地與萬物之間和諧共存的概念,
會是我比較能夠接受的思維:取我所需,但仍讓一切生態運作保持平衡。
為了平衡這種擔心,許多靈性作家開始出現其他的說法,
雖然對於吸引力法則如何運作眾說紛紜,
但多半有個共識是潛能場只會回應我們真心想要的事物,
原則上,這個概念比較接近潛能場會回應我們「真正需要」的願望,
這將回到一個人性中很難克服的關鍵:究竟我們需要什麼?
吸引力法則讓我最持保留態度的是,人們(包括我)經常把「需要」跟「想要」搞混,
我們所需要的事物,通常都是那些可以引領著我們更為平安、喜悅、良善的東西,
然而我們想要的事物,有時候會將我們帶往慾望、自私、毀滅的方向,
而要區辨兩者,往往是很困難的。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當我們不是那麼用力祈求時,反而比較容易心想事成,
因為過度的渴求有時反映著我們的執著及慾念)
一如許多靈性教導中所提及的,頭腦經常會製造出許多幻覺,吸引人們投入,
這使得我們經常將眼光放在外界,而忽略了往內探索的重要性,
吸引力法則經常將焦點放在外界有形的層次,這極有可能讓人們走上一條偏離本心的道路。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始終相信在宇宙天地中存在一股能量,
這股能量營造了萬物共存的系統,
生而為人,我們天生就對於這個系統存有高度的好奇心,
從古代對於這股能量所抱持的神秘與敬畏之心,
到現代社會試圖用科學研究與各種淺顯易懂的方式來破除這層神秘面紗,
我們對於這股能量的看法,充分顯示出時代推進的流變:
神人關係從高度的權力位階模式,轉變為近乎平起平坐的關係。
然而我始終認為,對於這股複雜難解的能量運作模式,
縱然能以科技與各種方式破解其中奧秘,依然該抱持著謙卑與敬畏的心情,
身為一介人子,我們永遠有太多無法揣測與善加掌握的事物,
在面對宇宙天地之間這股龐大的力量時,人,還是謙虛一點,比較好。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目前為圓神出版社的合作撰文者,
本文將同步發佈於圓神之網路平台,若欲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