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暢的溝通,就像是一場愉快的拋接球】
在多年的催眠與諮商過程中,我發現有許多當事人因為跟伴侶相處遇到困難,因而陷入挫折與低潮的心情裡,也有不少已經為人父母,苦於不知道怎麼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與學習態度,更有許多人遇到了跟父母及長輩的溝通難題,對他們來說,溝通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能。
即使我是擅長催眠的心理師,也很難時時刻刻都採取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溝通,舉例來說,當我跟著忘形老師學習忘形流簡報術時,最讓我震撼的一點就是,他其實不是在教導我怎麼設計簡報,而是引導我思考怎麼透過圖片跟文字與讀者溝通,我覺得「溝通」這件事,是製作忘形流裡最難的部分了,所以當知道他出了順勢溝通這本書時,立刻就買來讀。
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色,是一頁一頁看著看著,一不小心就讀完了,前後只花了我不到一天的時間!你可能會想,這麼容易讀完的書,大概沒什麼專業內容吧?認真說以前的我確實是這樣想的,然而這次閱讀「順勢溝通」,我覺得忘形老師很厲害的地方是,閱讀整本書就像是一場愉快的拋接球,因為愉快所以感覺很容易,因為容易所以讓閱讀很流暢,而且看完之後我覺得收穫飽滿!
【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228連假拿起這本書時,我正好跟伴侶之間有了場不太順利的對話,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演變成大吵一架的局面,而且心中還滿懷委屈的想著:「你根本不懂我的苦心」,很共時的是,對話剛好發生在我閱讀順勢溝通到一半的時候,這讓我忍不住暫停對話,問問自己:「我是希望吵贏對方,用這件事來證明我對他的好,還是我希望他真的可以感受到,我有多在乎這段關係?」
「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這是我翻開書後,第一個印象深刻的學習點,當我看完第一章,我發現自己因為接受過教師、心理師跟督導訓練,所以我非常擅長表達,卻不太懂得怎麼溝通,又或者是說,受到長期被霸凌的影響,我變得很擅長與當事人溝通,(這算特殊情境)卻不一定擅長在一般情況下與人好好對話。
如果你想知道這本書如何挽救我的伴侶關係,歡迎看看昨天寫在臉書上的文章:誤把說服當溝通,其實是我們都想被對方聽懂
對我來說,提醒自己是為了關係而展開對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像是臉書文章裡提到的,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講贏對方可以得到自己要的,最後卻導致雙方都失去了自己在乎的,把關係放前面,可說是良好溝通的基本功,而且這也很符合心理學研究喔~
【讀懂情緒,讓溝通變得更容易】
這幾年因為投入創傷治療領域的學習比較深,將情緒心理學應用在治療裡的比例增加蠻多的,我很驚訝的發現,書中將心理學研究中的基礎情緒結合溝通一起使用,效果意外得好,書中提到「快樂要認同,悲傷要緩衝,憤怒要結果,焦慮要行動」,即是基於情緒心理學所做的延伸。
我自己在進行對話式催眠時,很常遇到焦慮型的當事人,這幾年來我很少直接處理焦慮的來源,因為這就像是抽刀斷水水更流一樣,往往會延伸出一堆想像不到的困難,相反地我習慣聚焦在當下的可能性裡,然後一步一步去探索如何邁向目標,來減緩想像帶來的焦慮感,這讓我讀到書中提及「焦慮要行動」時,覺得特別有感!
【善用DISC,找到溝通的頻率】
書中提到企業領域很喜歡的DISC測驗,我覺得對於增加溝通能力也很有幫助,在閱讀的過程裡,我對自己產生一個很深刻的覺察,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要提高文章閱讀率,架構清楚並讓讀者容易掌握重點,儘可能讓頭尾都是關鍵內容,其實是很重要的方式,然而我的文章書寫方式,卻還是很難改掉重點幾乎都在最後的風格,原因正是我是屬於慢熟且富有同理心的S型人。
S型人通常在溝通時習慣先鋪陳脈絡,並期待能夠與對方產生深刻的情感共鳴,很難適應短句子、追效率的文字表達方式。發現這件事情之後,讓我開始回憶起身旁幾個朋友的特質,忽然間,我好像比較可以明白,之前一些摩擦或誤會是怎麼產生的。
我很認同忘形在順勢溝通裡提到一個重點:瞭解分類是為了讓我們可以找到彼此對話的方式,卻不該讓類型僵化我們的溝通模式。既然溝通是為了建立有意義的關係,那麼我們在瞭解自己的類型後,更加可以練習不同的說話方法,好增加與其他人的互動品質,這也是我在「誤把說服當溝通」一文裡,想要傳遞的重點:溝通其實是願意為了關係調整自己。
【所有的溝通,其實都是一種自我溝通】
我常對學生說:「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因為我們先相信了,所以才有後面的結果。套用在溝通上,我覺得或許也可以說:「所有的溝通,其實都是一種自我溝通」,所有溝通上遇到的困難,恰好反映出我們內心過不去的為難。
舉例來說,我以前在感情裡經常會有「都是為了你好」的症狀,這當然很容易引發跟伴侶的衝突,後來我發現在溝通不良的背後,其實是因為我太想要證明自己夠好,加上我很執著於什麼樣才叫做「好」,當對方的定義跟我不一樣,就變成了衝突的來源,事實上我跟對方可能都很好,只是在溝通時一直接不到彼此的頻道而已。
曾經有次跟忘形聊天時,他說:「有時候最難溝通的其實是我們自己」,我對這句話很有感覺,這幾年下來可能是一次次在許多挫折裡,把年輕時那些銳角慢慢磨得圓潤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累積更多深刻的專業訓練,讓我回頭來檢視自己的內心,我開始發現自己在那些溫和好相處的表面之下,有個剛烈而固執的自己。
正因為我自己其實是個執念很深的人,所以開始意識到有時候自己還蠻難搞的,有意思的是,當我可以嘗試用幽默輕鬆的方式來與這個難搞的自己相處,跟別人之間的溝通也變得順利多了,我猜可能是因為,自己逐漸發現很多溝通的困難,不是來自於技巧的問題,而是雙方的執念讓彼此卡在一個點上,不容易穿越過去。
【當我們越是認識自己,就越有能力與他人好好說話】
因此,回到我最擅長的心理學與催眠領域,我想對你說:「能夠深刻理解自己的人,才有能力與他人進行深刻的溝通」畢竟當你能夠知道自己在關係中最在乎的是什麼、最害怕的是什麼,又有哪些事情容易讓你發脾氣,才有能力在各種關係衝突裡,穩住自己,然後好好聽對方說話,最後把我們想說的話傳遞到對方心坎裡。
如果你最近正面臨一些溝通上的難題,無論對方是主管同事或親友伴侶,我想翻開這本順勢溝通,都會從裡面找到許多自我對話的練習,進而幫助你改善目前的溝通困難,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助人工作者,像是心理師、社工師、催眠師、輔導老師……這本書應該會對你的實務工作帶來許多啟發,當然,只要你在生活中想要擁有滿意的人際關係,我想這本書都很值得推薦給你!
阿德勒學派曾經提到:「所有的困擾,都是人際困擾」我想這句話指出了現代人對關係的滿意度正逐漸下降,又對於如何增加關係品質感到挫折,或許當你閱讀完順勢溝通之後,會意外發現,建立有品質的關係比想像中容易一些唷~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為親攝書籍封面,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