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覺得心理師是個什麼樣的職業?通常當我在社交聚會上,對初次認識的人透露自己是心理師時,不外乎幾種反應:「你現在該不會看穿我在想什麼吧?」「這個行業好辛苦,你平常一定承受了很多~」「現在人心理困擾越來越多,社會很需要你!」
我通常習慣禮貌性微笑,然後很自然的轉移話題,因為早在幾年前,我就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助人者」或「療癒師」了,當然為了方便稱呼,我還是使用這樣的詞彙與人互動,可是心中並沒有覺得這是神聖或偉大的職業。
我的幾位恩師都曾上過零極限創始人修藍博士的課程,據說有非常多學員參與其中,裡面不乏諸多療癒師跟專業人員共襄盛舉,有次上課時老師轉述修藍博士的開場白:「在場是助人工作者的請舉手。」當然許多人都舉手了,修藍博士下一句話接的是「清理你自己!」
「個案是為了療癒師而存在著的,如果沒有個案,就不會有療癒師,一切都跟你有關係,清理你自己!」據說修藍博士是這樣對著所有療癒師說的。當然這只是個口述故事,我也不知道修藍博士是否真的這樣說過?但我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這個概念跟榮格心理學蠻貼近的。
有什麼關係?我先繼續跟你聊聊第二個故事,這是知名俄國奇幻文學《夜巡者》四部曲的故事。
在這個小說的世界裡有兩種人類:沒有法力的一般人,以及具有魔法力量的超凡人,後者又分成日夜兩大陣營,彼此制衡與爭奪權力。一直以來日夜陣營始終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因為他們不只擁有各種天賦,還精熟古老的魔法與咒語,並對人類世界做出偉大貢獻,他們誓死守護人群,只不過對象不同。
然而當真相揭曉,主角安東才明白原來自己竟是最沒有能力的人,超凡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特殊能力,是因為他們總是從一般人身上吸取魔力,如果沒有這群「被守護」的人們供給魔力,則他們可能比一般人還來得更為平凡。
我永遠記得當年看到結局的時候,自己深深被震撼的那份心情,原來看似神聖的其實如此平凡,而在平凡中卻藏著尊貴不凡,兩者是完整世界的一體兩面,沒有誰高誰低的區別。又過了許多年,當我對榮格心理學越加認識的時候,我發現榮格也是這樣看待世界的。
潛意識雖然具有強大的能量,若缺乏意識的主動參與,則什麼都創造不出來,而意識若無法傾聽潛意識的智慧,則生活將將變成單調無聊、虛有其表的空殼,聖與俗、神與人、光明與黑暗、愛與恨、大與小,彼此之間互相需要,互相完整。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想,那療癒師與個案呢?難道個案不正是因為遇見了療癒師,才得以穿越生命困境的嗎?如果療癒師跟個案之間沒有分別,那是什麼造就了有些人變成個案,有些人卻成為療癒師?
首先,請注意我前面所說的是「沒有誰高誰低的區別」而不是「沒有區別」,前者是指價值上的相等,後者則是指一切都是相等的,這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卻有很多人會在這裡混淆,進而製造出混亂。
其次,我想與你分享第三個故事,這是我剛成為諮商心理師時的夢境,當時我是一個非常悲天憫人,習慣過度付出的助人者,因為過往的生命際遇,讓我對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特別有感應。
如果你對這兩尊菩薩有一點點認識,一定會知道觀音的招牌就是「聞聲救苦」,地藏王的金句則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年輕時的我以這兩句話為助人準則,恰好當時台灣社會那幾年都有些動盪,我也參與過其中幾波專業實踐運動。
然而就在那段時期,我做了一個印象很深刻的夢,夢中我聽聞一位師傅講解經文,而我向師傅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兩位菩薩如此積極度化眾生,是什麼讓人世間還有這麼多苦難?」師傅很平靜地說:「並沒有外在的眾生等著菩薩們去度化。」
夢裡我大感疑惑,師傅又說:「在過去世、現在世與未來世裡,菩薩們都還有許許多多的面向尚未得道,所以他們很明白一切都是在度化自己。」師傅這時候看了我一眼:「所以菩薩為得不是世界,而是為了救渡自己啊!」
我對佛教經典不熟悉,無法考證夢中師傅所說的究竟跟佛教典籍的記載是否相同,所以我只是將這個夢當成一個隱喻、一個象徵,從這個夢境的解讀中,我感受到潛意識似乎在提醒著我,接下來的專業實踐,可能需要改變方向了。
從這三個故事裡,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相似的重點:療癒師是尚未覺察與轉化的個案,而個案身上可能也攜帶著療癒師尚未完全穿越的課題,這是我在助人工作中很深刻的相信。
事實上我常會在寫個案記錄,以及反思專業工作時,看見自己跟個案在內心深處相似的地方,尤其當我覺得某些個案特別不好做,或是在專業歷程中卡住時,我都會先回頭看看,是否潛意識中的尚待穿越的議題,正擋在彼此之間,以致於好像能做的都做了,卻無法碰觸到對方內在關鍵的層次?
修藍博士所謂的「清理你自己」,我想或許有這一層意涵在吧!我常在陰影工作時與驚訝貓對話,對於那些自己尚且難以消化、無法理解的人事物充滿情緒時,驚訝貓總是會賤賤的說聲:「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驚訝貓陪伴你!」
對每個人來說,陰影必然是如影隨形,而療癒師常因有了看似神聖的身份保護,於是更不容易覺察這層內在的黑暗,「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就成了我經常在心中唸誦的咒語,提醒自己收回投射,安住於內在。
因此,我認為心理師絕對是一份專業工作,同時我並不特別覺得這個職業需要被神聖化,因為說到底,或許在日夜交替之間,超凡人與一般人都同等共享著這個世界。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為維護當事人隱私,文中所有資訊皆已經過變造、修改與混合,請當成心理小說閱讀。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Canva,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