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潛意識,或只有意識,療癒都無法完整】
長久以來深耕心理諮商與身心靈療癒兩個場域,
最常聽到心理師批判後者:少了意識層面與自身反移情的覺察
身心靈工作者(尤其是走「能量」或「潛意識」取向的),
則認為前者太過於理智,以致於無法促成深層轉化,
只是流於腦袋或意識層面的淺層改變,
這當然都是在缺乏對另一個領域的深刻認識前,
根據自身實務經驗所造成的刻板印象與誤解。
在這過程中,讓我覺得最可惜的是,
對於社會大眾來説,在不真的那麼認識這兩個領域的助人者時,
因為不同領域助人者們的描述,對「療癒」這件事的片面理解:
「身心靈療癒」是神奇的、速效的、不需要自我覺察太多的方式,
這些方式多半跟「靈」、「神明」等鬼神有關,
「心理諮商」是權威式的、專家式的、有科學正統的方式,
但心理諮商「框架太多」、「時間漫長」、「價格昂貴」。
這週去金門帶專業研習的經驗,讓我再次發現,
一個人的生命若真的要有所改變,潛意識與意識、理性與感性都需要能全面改變,
各種不同專業領域,只是偏好從不同角度切入,但所要促發的轉化往往是類似的!
【意外引發的創傷經驗,成為深刻療癒的契機】
我這次搭機前往金門帶領情緒障礙與網路成癮的專業研習,
意外遇見了據說難得一見的天災,新聞報導閃電打雷高達3000次!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先是為了趕搭回民宿的公車,不慎重重在階梯上跌倒,
拖著受傷的右腳下了公車後,更是在一片漆黑中,
看不見應該就在三分鐘腳程外的民宿,究竟位於何方!
更慘的是,雖然撐著民宿給我的大傘,
但超級豪雨一秒鐘就讓我好像走在深海裡,全身濕透,難以動彈!
在這個情況下,我只好躲入眼前可以看到的一棟建築物底下,
在手機快要沒電的情況下,打給民宿老闆娘,最後終於平安返回民宿。
一回民宿,除了忙著照顧傷口,還要處理像是泡在海水裡的外套跟隨身物品,
另一方面也跟學校的輔導老師討論著,隔天如何判斷是否能舉辦研習,
在一陣兵荒馬亂的情況下,我雖然知道自己狀態不好,
卻不太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
只是隱約可以覺察到,這個帶著受傷身體在大雨中行走的經驗,
確實觸動了我頭腦無法理解,情感上卻非常真實的創傷經驗!
當下我運用自己所學過的自我催眠、花精、紮根冥想等方式,
讓身心狀態回穩到一個程度,也順利帶完隔天早上的研習,
然而對於那個發生短短不到15分鐘,卻異樣真實的身心創傷反應,
我還是覺得納悶:怎麼只是跌傷跟淋雨,就讓我退回大概十幾歲的心理狀態呢?
【當頭腦接收了潛意識訊息,療癒便得以完整】
雖然到了帶完研習後的當天下午,我的身心狀態完全回穩了,
心中還是對於這次的經驗,隱隱約約覺得好奇,
在回台灣後,忍不住傳line給我的花精諮詢師,提到在金門的遭遇,
身為花精諮詢師的好友問我:「以前曾經發生什麼與跌倒有關的經驗嗎?」
被他這麼一問,剛開始並沒有什麼與跌倒有關的回憶,
身為催眠師的我,引導自己回溯跟跌倒當下有類似身體反應的經驗,
很意外的研究所「車禍」時的影響,立刻跳了出來!
當我在橋上狹窄兩線道上發生車禍,後方還一直有車子從我身旁呼嘯而過的影像,
像是VR虛擬實境那樣重新浮現時,我忽然懂自己為何會產生創傷反應了,
幾次意外車禍的當下,我其實都採取隔絕情緒的因應策略:
沒有恐懼、沒有焦慮,很自動化的檢查車子,
甚至感受不到自己身上傷口的感覺,即使有次我的傷口需要縫上六針!
在那個一片漆黑、右腳受傷需要跛足前進,又被大雷雨一頭澆下的片刻,
我雖然理智上知道自己人在金門,身體與情感記憶卻整個回到車禍現場,
甚至可能在更深的潛意識裡,許多尚未穿越的創傷記憶,也都一口氣浮現上來。
這個發現對我來説意義重大,我看見「允許脆弱與求助」的重要:
回到民宿後,我立刻詢問老闆娘是否有紅藥水跟OK繃,
因為這個民宿步行20分鐘內都沒有任何一間便利商店,
而我的傷口已經在雨水中斷斷續續浸泡了一小時,不處理實在不行,
接著我拜託幾個會進行遠距能量傳送的朋友來支持我的狀態,
FB上也陸續收到好友們的關心與祝福,
隔天研習後,我也拜託學校的承辦人員帶我去鄰近的醫院檢查傷口,
換成是以前的我,會覺得這麼做,實在是很尷尬又擾人,
別人平白無故幹嘛要幫助我?我也不太願意展示自己脆弱給別人看,
然而在帶研習時,我很直接的跟老師們說,因為腳受傷,我有時可能會需要坐下來,
對我來説,這實在是重大的突破!
【情感與潛意識的療癒很深,意識覺察與理解的療癒夠穩】
回顧短短不到兩天內發生的一連串創傷與轉化,
我發現從情感與潛意識層次帶來的改變或轉化,會非常深刻,
就像是我服用花精、接受遠方朋友祝福、尋求他人協助所帶來的放鬆,
這些直接發生在身體與情緒層次上的經驗,非常真實而深邃,
然而真正把這些經驗,穩穩烙印在心中的,
則是最後與花精諮詢師在line上的對談,
透過簡短對談,我懂得身心創傷反應真正在呼應的過往事件是什麼,
讓我學會可以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照顧自己的身心,
更重要的是,我看見「找人幫忙是替人添麻煩」以及
「展現脆弱讓我羞愧」這兩個信念,可以如何調整與改變!
簡單來説,在這個過程中各種能量與情感上的支持與疏通,
讓我能在當下更快速的從創傷狀態下,回到平穩的日常生活裡,
然而後續的覺察與整理,更讓我懂得若下次又遇到類似情形,
我可以如何採取與不同的因應方式,而非沿用過去不合時宜的因應策略,
除此之外,透過花精諮詢,我再次看到藏在潛意識深處的非理性信念,
讓我有了調整信念的大好機會!
寫到這裡,我發現自己一路上之所以持續同時接觸不同的療癒技術,
正是因為看到不同方式都有各自的美好,
然而當過度專注於某一個面向時,往往使得療癒變得過於漫長或難以持久,
寫到這裡,也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的經驗分享,
幫助閱讀到此的伙伴們,去感受與思考一下,
對自己來説,如果最近的你/妳想要自我探索與改變,
到底適合哪一種方式呢?
在目前的需求上,是希望能對自己有多一點深入看見?
還是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先被好好安撫、療癒呢?
當然,如果搞不太清楚的話,先預約一次心理諮詢,
從「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開始,踏出自我改變的第一步,
這也會是很好的開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