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開始,漸行漸遠的慢跑夫妻檔】
不知道你會覺得在婚姻或親密關係中,有種好像過得下去,卻又不是真的很開心的感受嗎?在金魚妻第四集<陪跑妻>中的夫妻檔,似乎正面臨著這樣的關係危機。在影集一開始的場景中,颯太努力跑在早矢後面,一面大喊著「我不行了」,卻仍努力嘗試邁開步伐,早矢則露出笑容不斷替颯太打氣,兩人看來洋溢著幸福感。
看到這裡,我忍不住好奇是什麼原因,讓這對年輕夫妻走到在第一集中所看到的疏離模樣:無論颯太邀請早矢做什麼,早矢總是露出意興闌珊的表情,甚至整天喝著啤酒,難道是身為先生的颯太曾經外遇,或者是不夠體貼太太嗎?又或者整天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太太的心情?
榮格心理學認為,一個能夠持續引發討論的故事,通常是因為引動了人們集體潛意識裡的共鳴,金魚妻這部影集雖然結局評價兩極,單單只看到第四集的我,卻明顯感受到導演抓住了現代人對親密關係的恐懼感:對方會不會在某一天變了個樣子?眼前這個我曾經深愛過的人,是否仍然會繼續愛我一輩子呢?
【缺乏理解的兩個人,逐漸變成兩條平行線】
隨著劇情繼續演下去,謎團顯得更撲朔迷離了,當颯太邀請早矢一起參加慢跑露營時,早矢不僅一口回絕,甚至對颯太說:「你覺得變的人是我,其實你才是那個改變的人!」這樣的對白很常出現在前來預約諮商的人口中,或許是因為願意預約諮商的人,通常都已經替關係犧牲許多,他們常不經意的透露出「我好委屈」的感受,同時我也發現,當伴侶有衝突時,其實雙方都覺得自己才是受害的那一方。
相較於前三集夫妻檔之間的衝突與糾結,陪跑妻這對組合後來慢慢有了些變化,其中一個變化是颯太帶著孤寂的心情來到慢跑營後,向其中一名人妻吐露自己的心聲,他表示自己很努力在加班賺錢,平常回家也會分擔家務,儘可能給予妻子良好的生活品質,他無法明白,是什麼讓妻子變得意志消沉,兩人漸行漸遠。
看到這裡,我心想這劇情實在太寫實了,雖然主要服務的當事人都是女性,然而我也曾經在伴侶或個別諮商裡,聽過許多男性的抱怨:「我跟本不知道太太希望我做什麼,我已經對她很好了,怎麼還是被指責?」劇中人妻的回應簡直一語驚醒夢中人:「會不會你的太太只是希望你可以繼續陪著她跑下去呢?」
這句話還真的讓颯太恍然大悟,當初他喜歡上太太的原因,是對方總是願意在慢跑路上等待自己,這讓他不只督促自己跟上腳步,婚後更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可靠的男人,所以他努力工作並且換到高級大樓裡,同時請太太辭去工作,希望減輕早矢的辛勞,沒想到這卻讓早矢覺得慢慢跟不上颯太的腳步。
原來,有時候單方面的一片好心,對伴侶來說,其實並不是幸福的證明,而是不安與壓力的刺激。
【背對背擁抱,讓陰影成了關係裡的阻礙】
劇中讓我很觸動的一幕,是最後兩人重新在步道上迎向對方時,早矢對颯太說出了真心話:「我不需要住什麼高級大樓,我只是想要多跟你在一起而已,看著你努力的樣子而我卻一個人在家,我好害怕自己會跟不上你的腳步,可是你都說是為了我,所以我說不出口,我沒辦法把真實的聲音告訴你!」
雖然早矢這番話讓我觸動,不過她之所以能夠安心說出內心話,完全有賴於颯太在關鍵時刻打了通電話,在電話裡說明自己對關係的重視與之前不瞭解她的歉意,所以整體來說,先生的道歉是讓這段關係免於以外遇收場的關鍵。
從榮格心理學來看待伴侶關係,我常說關係裡的兩個人經常是互為陰影的,也就是我所愛的人身上,可能正好有著我不想承擔的生命任務,因為她很擅長做這件事,所以讓我免於跟內心的陰影面打交道,用我的話來說這是一種「背對背擁抱」的現象,兩人背貼著背共同抵禦外敵。
這種現象在剛開始結婚時或交往的時候,往往會因為任務分工得宜,而讓關係看起來很和諧,然而時間久了,甚至是雙方步入中年之後,卻會因為外在壓力逐漸消失,加上彼此之間並未真正面對面看見對方的模樣,進而產生嫌隙與疏離感。許多伴侶會在這時候產生「你不懂我」「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怎麼可以忽略我」的委屈感。
【說出你的內心話,關係才有靠近的可能】
劇中陪跑妻的結局雖然圓滿,但我們也別忘了前三集的夫妻檔都沒有如此順利,在我多年的實務觀察裡,雖然女性可能仍然期待男性能有自覺,主動替關係作些改變,然而我認為在未來的時代裡,很有可能會是由女性率先覺醒後,反過來催化男性意識覺醒。
當代女性已經不斷突破經濟獨立的門檻,知識水平甚至超越男性,加上女性普遍心智年齡發展較快,如果只是等待男性對關係產生自覺主動營造關係中的親密,短時間內可能很容易會感到失望,以我為例,即使身為心理師,當伴侶沒有說出內心真正的心聲時,有些時候我仍自覺無法有適當的回應與調整,這可能無關乎是否在意對方,而是我難以單方面透過觀察得知對方的需求。
雖然你可能會覺得「說了也沒用」,或是「為什麼要我主動先說,難道他都不會觀察嗎?」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換個角度想,伴侶的言行確實讓人不舒服,然而關係若要繼續走下去,勢必需要有一方先移動,就像是身為田徑隊的早矢,當初沒有數度停下來等待颯太跟上,兩人可能根本無法產生交集,而正是曾經有過這麼一段陪伴的珍貴經驗,才化做後來颯太領悟關係經營之道的的鑰匙。
其實無論身為伴侶的哪一方,從心理師的眼光來看,「說出內心話」都是讓關係靠近不可或缺的一步,所謂說出內心話,並不是指責、抱怨或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將自己心中脆弱的一面展現出來,表達對關係的重視與不安,邀請對方替自己做些事情,並且關心對方在關係裡的感受,只要伴侶有其中一方願意先行動,關係通常都可以慢慢往互相親近的方向走去。
【照見內心的真實,讓對方更能好好懂你】
親密關係幾乎可說是現代人們共通的煩惱,單身者害怕自己找不到對象,交往中的人擔心著分手,已婚者則為了彼此的價值觀與諸多任務感到疲憊與難受,我想這是因為當代對於親密關係的期待與要求都不斷增加,而這也延伸出許多問題,像是金魚妻裡的許多伴侶,都因為隱藏著自己真實的模樣,而使關係裡逐漸生出秘密。
以榮格心理學來說,我們都有在關係中想要展現出來的美好姿態,同時有著希望藏起來不被對方看到的一面,這可能是因為我們認為把一些地方藏起來,會讓對方比較喜歡自己,或者將這視為對關係的付出與妥協,弔詭的是,正是這些隱藏的部分,讓伴侶無法懂得真正的我們。
我們的生氣可能會使對方感到指責,我們的討好帶來關係中無形的壓力,我們的委屈則使關係變得糾結,然而藏在這些心情底下的真實聲音,可能是「我覺得自己跟不上你的速度,我怕你會離開我」「你這樣做讓我感到受傷,但我怕說出來你會不開心」「我不知道這種感覺,到底是自己任性還是對方的問題?」
如果我們能夠先一步讓自己安靜下來,聽見內心紛擾的聲音,或許就有機會在關係裡表達這些心聲,讓對方真正聽懂我們所要表達的,當然,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尋求專業協助會是個不錯的方法,同時我也想說的是,無論是諮商或催眠,最終的目標都在於「理解自己」「調整自己」,而不是嘗試去改變身旁的人。
當我們願意負起關係中屬於自己這一半的責任,很多時候關係都會有所改變,就像是陪跑妻最後的結局一樣,彼此因為鼓起勇氣面對自己、聽懂對方,於是讓關係有了不同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就算你是受傷的金魚,好好照顧自己也會恢復原來的美麗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