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圓神出版社二度分享好書給我,
老實說,雖然我在生活中運用了許多吸引力法則或內在清理的靈性法則,
實際上這類的書我幾乎全都沒看過,因為我相信真正的靈性知識該從生活經驗而非書本獲得,
加上許多靈性書籍的作者寫的內容有點似是而非,天性多疑的我常會經過一番篩選才閱讀,
在收到這本書的當下,的確閃過了三秒鐘的懷疑:
「老天怎會送來一本滿口空談清理跟吸引力法則的靈性暢銷書給我?」
然而平日持續實踐轉念功課的我,立刻冒出一個新的聲音:
「太好了,在這個時間點來了這樣一本書,必然有我需要的訊息!」
果不其然,我用幾乎像是以吸管喝飲料的速度,迅速讀完整本書!
由於我沒有看過前一本書「零極限」,所以不清楚新舊版本之間的差別,
但這個新版的零極限概念對我來說,實用又能接受,
作者在整本書裡頭強調的最大重點在於「持續清理」,
他認為零極限不是拿來評論他人的工具,而是針對個人內在的修練,
因此當生活中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不是急著用這個法則來評斷別人是否做錯了什麼,
相反地,我們需要覺察的是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情,吸引了這些事件的靠近。
這種「一切在我之內」的概念,對於已經習慣內省的我來說,相當能夠接受,
然而對於依然生活在強調關係的華人文化裡的我們來說,
我更喜歡王理書老師所提到的「幸福在我之內」的概念。
舉例來說,在我與伴侶相互往來的過程中,
有可能會發生一種情況是,她表現出不符合我期待的行為,
(舉例來說,或許是她不夠替我著想)
我典型的反應可能會是生氣,覺得「妳真是太自私了,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如果使用作者的零極限清理方式,會是持續默唸「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然後將我與伴侶之間存在的共振模式,亦即我個人內在自私與其他的面向清理乾淨,
說真的,這種純然以個人為中心出發的靈性修練模式,
雖然有其效用,但在我的主觀感受裡,還是有點冰冷,
然而若是以理書老師的方式進行轉念與清理,則會顯得溫暖、有情許多。
若是以王理書老師的概念,我首先會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憤怒,
(不一定對伴侶說,也可以在心中對自己說)
「妳這樣的行為讓我感到憤怒,還有一點失落,我覺得妳不看重我」
「妳這麼做,打開了我失落的經驗,於是我有好多憤怒跟悲傷」
「我的悲傷在說,我不想要被拋下,這讓我受傷,好痛好痛,我不要!」
「我的憤怒在說,我有著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與呵護的渴望,如今這份渴望落空了!」
「謝謝妳打開我的失落,讓我看見自己原來對於愛情還有不夠真實的想像,
這個想像是有個溫柔的女性會無條件地照顧我、體諒我」
「當我看見了自己的失落,於是明白我不是在對你生氣,
而是在對過往經驗中的那些人,甚至是我自己生氣」
「對不起,請原諒我因著失落經驗的打開,而將怒氣投射到妳身上,
謝謝妳讓我進入一個療癒的過程,我愛妳,我愛真實的這個妳。」
在上述這個更為細膩的過程裡,我得以從對伴侶真實的怒氣中出發,
一層一層的打開憤怒底下更細緻的經驗,
每一個內在對話的轉進,都是更深一層的自我觀照,更溫柔的自我承接,
於是在這歷程裡,我從受害者進入到自我負責的位置,
我從一個受制於環境的無力感,慢慢長出了自我承擔的力量,
於是真的就可以相信,我的情緒或許有一部分與伴侶有關,這部分是後續可以溝通協調的,
但在溝通的時候,我已經放下了小我的期待與執著,於是不會陷入曖昧溝通的模式,
(表面上在溝通協調,實際上仍希望對方滿足我的需求)
甚至可以因為打開了一個內在療癒的歷程,因而產生對伴侶的真心感謝。
寫到這裡,我其實想說的是,在過去我閱讀靈性書籍時,很容易照單全收,
甚至以這種標準來要求身邊的人們,認為這才是通往覺醒、更高層級的必然途徑,
現在的我比較會像作者一樣,認為這些靈性法則是用來修練個人內在的途徑,
而非用來要求身邊人們改變的途徑,
就像是作者所說的:「看完這本書,大家應該都會有個衝動想買好多本給身邊的人,
然後跟他們說,看看這個,你如果可以這樣改變的話會更好唷~
但零極限不是這樣使用的,唯一需要改變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這對於走在身心靈道路上的我們,無疑是重要的提醒。
除此之外,現在的我更會嘗試在人我之間找尋平衡,
雖然身心靈功課只關乎於我個人,然而既然上天給我肉體活在世界上,
必然也有外在功課需要修持,這份修持我稱之為「關係」,
這也是我喜歡理書老師的方式更甚於單純的清理,
並非我認為作者提供的方式不好,而是這讓我變得更有人性,
而不會成為一個滿口愛心卻殘忍對待旁人的傢伙。
即使如此,閱讀這本書還是讓我對於內在修練有了重新的省思,
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作者持續以個人的生命經驗來說明零極限法則的運作,
甚至提早告訴我,當清理剛開始時,生活有可能會變得更混亂,
因為這就像是將一杯原本就有灰塵的水劇烈搖晃一樣,
所有的雜念與陰影會在這時全都浮現出來,然後才有機會一一沈澱與過濾,
有了作者的親身經驗,我們便能更清楚地知道,該如何在生活中進行持續清理的工作,
因此,無論之前你/妳是否聽過零極限,或是讀過舊有版本的零極限書籍,
翻開這本「新零極限」,相信都能從中找到豐富的新收穫!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目前為圓神出版社的合作撰文者,
本文將同步發佈於圓神之網路平台,若欲轉載請註明出處。)

1 comment
剛看完零極限,明白了一切的問題都來自於自己
明白後就知道需要 清理 清理 清理
求知若渴的我,看到你的分享後
很期待 新零極限可以帶給我更大的覺知
版主回覆:(11/05/2014 01:55:44 PM)
謝謝您的分享,我沒看過舊版,但覺得受益良多,
若您已經閱讀了零極限,相信這本書會拓展更多的生命視野喔,
祝福您,走在自己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