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起點,始於這一個月來與各方前輩、同儕對於一個議題的討論:
「心理師這份工作,值得收取當事人多少費用?」
然而讓這篇文章產生的契機,來自於Teach for Taiwan的創始人劉安婷的演講,
在這場16分鐘的演講裡,幾乎每隔一分鐘,心頭就被熱熱的觸動一下,
這種感覺,有點像是我在聽哈克、理書、貴傑…等心理師前輩說話時,
心頭會猛然揪一下、眼眶紅紅的,一種飽滿、厚實,
同時內在的靈魂,有種被呼喚的感覺一樣,
許多原來糾纏在一起,不知如何梳理的經驗與想法,就這樣被解開了。
(演講內容可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tkDYcZHUg)
劉安婷演講一開始就告訴觀眾,她會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追逐餅乾」的隱喻,
她提及自己從小到大輕易的獲得許多成就,就像是餅乾怪不斷追逐更大的餅乾一樣,
然而當他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就讀,於暑假至偏鄉進行志願服務時,
那邊的孩子,開始讓她思考許多在「餅乾」之外的事情。
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劉安婷並沒有刻意要告訴聽眾什麼人生的大道理,
雖然她有個人的教育理念渴望實踐,但她在講述故事之餘,並沒有強迫我們接受她的論點,
或許正因為她讓我們保有個人詮釋的空間,反而更激發了我回到自身專業進行省思。
從小到大,我也是一個在追逐餅乾的過程中,頗為順利的人,
(很有意思的是,我的「困境」都出現在一些很奇怪的地方)
然而順著老天的安排,打從我的兼職實習開始,
上天便安排我去到一個個生命經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環境去,
我一餐的費用,可能足夠讓他們吃飽一天,
當我在思考人生規劃時,他們可能正為自己的原生家庭打拼,
當我有餘裕思考生命的意義時,他們可能正為求得一份穩定工作而焦慮。
在那些環境裡,我才第一次明白,原來自己所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對於社會上某些人來説,竟然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
隨著實務經驗的拓展,老天安排我進入一個又一個距離我原初生命經驗越來越遠的地方,
於是我才深刻體會到,原來我可以花半小時看完的讀書進度,有些人可能花兩小時都結束不了,
原來我能夠如此深刻去描繪自己的情緒,對某些人來説,那只是一團模糊抽象難以言喻的經驗,
原來我自己可以獲得的成就,有很大一部份來自於原生家庭與其家族的社經背景優勢,
而每當我往上「晉升」一個學校或社會經濟的階層時,也就比其他位於下方階層的人們,
在無形當中獲得了更多人脈、經濟、權力、知識的連結管道,
隨著我一次又一次吃下餅乾,我距離下一塊更大餅乾的位置也更加接近。
我能吃到這些餅乾,無論是學業成績、專業成就、在社會上的名聲……
當然一部份的原因來自於個人的努力,畢竟毫無努力的付出,難以累積起這些成就,
然而我也明白,個人努力並不是今日能獲得豐盛的全部原因,
於是一個疑問不禁在心頭浮現:
「如果我今天所享受與獲得的一切,不全然只是個人一己之力可獲得的,
那麼我與這個社會的關係,我與其他階層的人群之間的關係,該如何重新被定義?」
這個疑問比較專業的說法可能會是:「身為一個已經進入中產階級的心理師,我的社會責任在哪裡?」
比較白話的描述則大概會是:「當我因為諸多優勢而有能力享受美好的生活時,
我是否也負有相對應的責任,讓社會中其他的人們與我一起享受美好的責任?」
回到這篇文章的起點:「心理師值得收取當事人多少費用?」
平心而論,就比較普遍的數據來説,受到諸多原因的影響,
部分心理師並沒有獲得自身專業所應有的待遇,
感恩老天,雖然我目前的待遇還有許多調整空間,
但至少已經足夠支持我度過甚至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然而當把目光焦點從自己應獲得的待遇離開,轉往廣大的社會與世界時,
我心中忍不住會浮現這樣的念頭:
「或許我尚未獲得自己所應得的報酬,也還沒有獲得讓自己感到滿意的經濟條件,
然而站在自己已經擁有的先天優勢基礎之上,有沒有什麼是現在的我,可以替社會做出貢獻的?」
對劉安婷來説,當她開始能真實與世界接觸時,反而脫離了不斷吃食餅乾所陷入的昏漲,
因而重新感受到內心的溫度,與生活中的熱情,
對我來説,當我在心有餘力時,能將眼光從自己轉移到社會時,
反而不再因為收入的波動而感到匱乏與焦慮,
而是重新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並從中獲得滋養與成長。
「心理師值得收多少費用?」直到此刻關於這件事我仍然沒有答案,
但我能分享的,是自己的省思歷程,以及不斷往內在探詢的自我提問。
幽樹小檔案:
幽樹(Sho Ra)是我的靈性名字,本名張義平,
現為諮商心理師與身心靈工作者。
精熟於敘事與人際歷程的諮商取向,
身心靈療癒途徑,則以潛意識溝通、阿卡莎花精、愛療法、靈氣療癒與家族排列為主,
關係療癒、情感與性別、生涯發展與生命任務、創傷與死亡,
則是我長久凝視與碰觸的擅長議題。
對於自身生命中的黑暗,與他人生命中的苦痛,
帶有堅定的意願,願能以慈悲凝視,用愛承接,
我自認只是一名心靈的行者,如實見證每個人的生命本質,
透過這份見證的力量,支持著每個伙伴走上自己的道路。
(圖片取自網路,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