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鬼都要求被認識,厲鬼則強迫我們直視集體社會中的創傷。這是厲鬼系列的主軸。
在除夕夜的前一個晚上分享厲鬼系列,感覺似乎不太討喜?然而對常年關注人性幽微的我來說,正是在返鄉過年時節,我們更值得向潛意識裡的陰影學習,在我服務過的個案裡,不少人都對過年頗感壓力,正是因為「年」挑起我們在原生家庭裡尚未整合的陰影,因而情緒騷動難以克制。
當我還是大學生時,就對於「鬼片」有種入迷,並從中隱約窺見人性幽微的底醞,進而從這些厲鬼故事中,逐漸摸索出開啟生命轉化的鑰匙,研讀厲鬼系列,更是從裡面重新看見面對陰影與自我轉化的關鍵,以及指引人我互動的素材,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支持到所有因「過年」而苦的人們。
【厲鬼屬於集體潛意識,是社會創傷的體現】
不管是貞子或咒怨,還是安娜貝爾及鬼修女,又或者是台灣的林投姐與陳守娘,那些陰魂不散索人性命的厲鬼,在愛智者眼中都象徵著社會集體的創傷,我們雖是彼此肉身獨立的個體,在集體潛意識裡卻彼此相連,用我的話來說,正是「一人受傷,集體創痛」,就像是受暴婦女絕對不會只是單一個案,每一個個案都突顯出社會裡對女性權力的漠視,以及對於權力的濫用跟盲目尊崇。
因此厲鬼傳說帶來的第一個警醒,即是在社會和諧的表面下,我們如何將鄰人當敵人,漠視甚至傷害那些與我們不同信仰、價值觀、性取向的人,進而招致彼此對立與仇恨。「過年」之所以讓不少人感到「難過」,正是因為在年節的人際往來中,我們經常將陰影投射至他人身上,進而讓親人化為厲鬼,彼此皆惶惶不安,如果說過年對某些人而言是種創傷,我想是蠻貼切的形容!
【失根的花難以綻放,我們如何認同自己是誰】
心理學並不是真空漂浮在空氣裡,愛智者這本「傳說裡的心理學」雖然談論潛意識的分析,背後卻有紮實的歷史脈絡考究,他以蔣子文與關羽的故事中,分析他們皆從作亂的厲鬼轉為民間信仰的主神,談及中國文化在其漫長歲月中,逐漸弭平陰陽力量的衝突,並將爆衝的陰影逐漸納於意識之下,也從陳守娘與林投姐不夠完整的結局裡,提及台漢人在眾多文化交雜的處境下,仍面臨自我認同的茫然與矛盾。
身為七年級生,我對這種「失根」的感受頗有共鳴,正因為同時接受各式文化的薰陶,看似多元奔放實則難以收攝核心,在我的人生前半段裡,經常有不清楚「我是誰」的徬徨,當我失去立足點,與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化有所斷裂,在驚慌飄搖中,就更容易將家族與親人的「善意」,理解威脅自身存在的「惡」。
【關係皆是來互相成就,陰影中藏有轉化的自我能量】
回到「過年」這件事,厲鬼系列帶來的啟示,或許即是我們如何在人我衝突裡,清晰長出自我感,於是能夠開展關係中不同的可能性。在我的實務經驗裡,過年所帶來的苦往往是:長輩希望子女能夠獨立自主,卻又希望晚輩應該要多多順從自己的意思,年輕一輩渴望活出自我,卻又盼望長輩可以無條件接納這份不同的聲音。
在強調陰性心靈的台灣土地上,「人我和諧」一直是我們深刻的盼望,然而到目前為止,不少人仍然處於「我既想要做自己,又希望他人可以認同我」的想像裡,於是那些與自己不同的聲音,往往被壓抑、分裂、投射到他人身上,對長輩來說這些人指的是「大逆不道,失去倫常」的晚輩,對年輕人來說則是「食古不化、情緒勒索」的長輩,雙方都將自己所無法接納的部分投射給對方,激化出難分難解的衝突。
實際上,長輩所畏懼的,或許是那個不曾擁有過自由的渴望,年輕人所害怕的,也許是那個需要承擔更大責任的重量。
【關係皆是來互相成就,陰影中藏有轉化的自我能量】
在素有「地表最強厲鬼」稱號的陳守娘傳說中,她與廣澤尊王大戰三天三夜,後者仍無法順利收服,於是民間請出南海觀世音菩薩,觀音一來即說陳守娘懷有冤屈,不可武力逼迫,對我來說,這似乎指出轉化「年關」的關鍵仍在於愛(也可說是慈悲心,觀音的象徵)。
這份愛不是那種你儂我儂相互討好的廉價之愛,而是能深刻理解自身潛意識中藏有之黑暗後,將投射於他人身上的黑暗收回,因為理解而主動選擇「和解」的愛,是一種無論對方的價值觀是否與我相同,仍能找到欣賞與學習之處後,所產生出來的愛。當身為長輩的我們,不再只是感嘆年輕人的標新立異或「不合禮教」,而是能感受到他們身上所湧現出來的活力與希望感,當年輕人可以信任那些看似八股迂腐的「說教」中,仍存有部分時間累積出來的結晶,或許我們才有機會啟動榮格所說的「超越功能」,在你我之間找到「我們」的可能性,是非對錯不再視為需要選邊站的必須,而是得以找到創新解法的可能性。
【接納來自於理解,和解源於深刻理解】
我想要強調上述這種「愛」絕對不是如大眾心理學所說的那麼輕鬆,更非認為「和解」就是從此以後大家和樂融融這種鄉土劇結局,事實上這樣的盼望反而有可能強化彼此人格面具的約束,反而使彼此都不敢說出真話。
我想分享的學習,是「愛」真的是好不容易的功課,即使我是擅長催眠的心理師,同樣感到當中的種種不易。厲鬼被視為社會集體創傷,其黑暗之深與淒厲,若沒有足夠的智識、慈悲與力量(一如觀音),是難以真正產生理解的,缺乏理解的愛可說是一廂情願,在面對人性幽微時,只會顯得蒼白無力,然而理解不只需要意願,還需要有勇氣與知識。
愛智者所寫的厲鬼系列,正是讓有意願踏上自我療癒之路,想要尋求人我和解之人,能夠有個參照地圖,補足深刻理解中所需要的智慧。我很喜歡他在書中反覆強調「理解黑暗,心懷光明」,當我們不再無意識地認為他人總要承擔關係和諧的所有重量,而能從他人之「惡」中體認到自身之「惡」,就有機會在這個年關裡,尋求深刻理解自己與他人的機會,進而讓這個年過得不太一樣。
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任務,因為愛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這也是因此我們以「過年」來稱呼即將到來的這段時間,當我們能夠有意識地與潛意識親近,才有能力真正順利「通過」這個年,讓自己的心靈更加成熟完滿。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催眠師與督導。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與探索性牌卡。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親攝照片,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