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沒有伴」是許皓宜學姐的第二本書,
很榮幸的這次依然能夠有機會用閱讀心得來交換,
比起前一本談論父母親的內容,或許關係議題是我長久以來所關心的領域,
第二本書讀起來格外有感觸。
我很喜歡學姐在每一段文章中,採用對話與專業名交錯呈現的方式進行,
從好幾段對話裡,都可以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影子,讀來格外親切,
對於非心理專業背景出深的讀者來説,從故事的脈絡與角色互動中,
搭配上文章末了的名詞解釋,相信也能充分理解各理論中專有名詞的意義,
無論是專業人士,或是一般民眾,讀起來都會是一本充滿趣味及省思的好書。
專業成長之路走到今年下半,對於「關係」有著越來越多的感觸,
從中學時代為了留住關係,因而習慣委曲求全,
再到進入碩班之後,為了療傷、長出力量,開始學習「做自己」,
再到出社會有了些磨練之後,學著在人我之間求取平衡,
在我的生命裡,傷痛始於各種關係,療癒也從關係開啟,
對於老師們所說的:「人需要在關係中成長」,有了更多體悟。
雖說時下的心靈療癒書籍和課程中,總是大聲疾呼要我們「真實做自己」,
然而若深深看入一個人的心靈,這個「自己」,仍然包含著「他人」,
在完全孤立獨自一人的狀態下,「自我」並不存在,
我們對自身的認識與學習,也需要透過他人而來。
若從上述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關係議題,
最終確實仍會回到「自己」身上,
我們與外界他人之間的矛盾與糾結,其實也反映著個人內心的糾結,
然而想要一一穿越這些情緒糾纏的狀態,卻不太可能只憑自己的力量,
唯有深深進入各種關係中,所挑起的愛恨情仇,
我們才能進一步知道個人內在功課存放於心靈何處,
而我們是否如實面對個人內在的陰影,也需要透過關係中的對練才能明白。
這一點,在學姐的書中,有著精彩而細膩的陳述,
透過淺白的文字,一篇篇的文章中,
述說著我們彼此之間如何透過投射作用與潛意識機制,
相互眷戀、憎恨、糾纏……為的都是協助我們更加瞭解,進而轉化自己。
透過閱讀這本書,到最後或許我們終將發現,
能夠相互支持的關係,往往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而是因為我們願意投入時間在這段關係裡,
因此對彼此的瞭解,從意識表層開始走往潛意識深處,
這樣的理解同樣也反饋到自己身上,
於是,越是糾結而難分難捨的關係,往往越是潛藏著療癒的轉機。
人生不能沒有伴,我想學姐說的並非每個人都要步入婚姻、談場戀愛,
而是我們都需要某些對自身懷有重大意義的他人,
允許有人走入我們的生命裡,透過彼此的眼睛,協助我們看見自己。
幽樹文青小檔案
諮商心理師、阿卡莎花精顧問、愛療法帶領人、塔羅講師、心靈圖卡帶領人,
熱愛閱讀、喜歡書寫與文字創作,
透過一頁頁書籍中的文字,我更懂得什麼是「人」,
而人性中又存在著哪些矛盾難解與值得敬佩,
曾幾何時,我也成為一位寫手,
透過文字,喚起讀者心中的情感與力量,
期待能透過每一篇文章,支持著閱讀的人,繼續走下去。
(本文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進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