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個案聽不進我解讀出來的訊息】
小貞是塔羅諮詢師,他來找我督導討論的困難是:「塔羅牌的訊息看起來沒有交往的可能性,可是個案一直說跟現況不符合,我提供的建議他感覺也聽不進去。」小元則是能量療癒師,遇到的狀況很類似:「我接收到的靈性訊息是他有個童年創傷需要療癒,可是個案說他的父母很好,這跟我內在直覺感受到的不一樣,該怎麼辦?」
無論是課程培訓或個別督導,我發現對大多數療癒師來說,在技能層次的運用上都很順利,無論解讀的訊息從哪裡來:塔羅、神性智慧、宇宙能量、占星學還是13月亮曆,在除了詮釋資訊的細膩度可能需要加強外,大方向通常很正確,這也讓療癒師們更加感到疑惑:「為什麼個案的反應跟我感受到的差這麼多?」
【對人性有足夠認識,療癒品質才能大大提升】
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我自己也學習過許多靈性或能量療癒方式,在跨界學習與整合的過程裡,我發現療癒師關注的重點如果只在「方法」上,往往很難陪伴個案獲得所需要的療癒服務,畢竟個案是人,我們也是人,療癒裡會遇到的困難,大抵上脫離不了人性的層次。
舉例來說,有些人在性格上比較強勢,凡事講求證據,那麼在邏輯思考上多鋪陳一些,引導他能夠對自己有多一層認識,會比直接告訴他:「造物主告訴你應該勇敢傾聽內心」來得有幫助,反過來說,有些人比較猶豫不決,那麼先釐清他卡住的地方在哪裡,多關心他的感受,會比直接呈現解讀訊息帶來更完整的陪伴品質。
當療癒師可以透過會談,一邊聽個案陳述他的困擾,一邊釐清他真正想解決的是什麼樣的困境,並從他的表情、說話速度跟語氣,去認識個案內在的心理狀態,不只可以有效建立起互信關係,也能讓我們知道用什麼方法提供解讀資訊,會讓個案獲得最大程度的滋養與陪伴。
【看懂個案身處的狀態,是療癒師最細膩的功力】
雖然大多數的個案都是自願付費前來預約服務,然而每個人所身處的自我探索階段其實很不一樣,這跟他們的「意願」不一定有絕對關係,因為從心理學的改變理論來說,一個人從不知道自己卡在哪裡,到積極採取新行動改變自我,本來就需要經過四五個階段,我跟小貞以及小元討論的重點,就是個案正處於哪一個「療癒階段」。
有些人可能正處於對身心靈療癒感興趣的萌芽期,喜歡大量上課跟預約服務,享受這種被滋養跟陪伴的感覺,但不一定想積極面對內心陰暗面,這時候給予足夠關懷與支持是重要的。有些人可能處於想尋求療癒師背書,因此希望透過塔羅看前世來「找到問題答案」,表面上很積極,實際上卻只想聽療癒師說出自己心中早已擁有的答案,這樣的人真正的議題往往跟說出來的不太一樣,他們很需要療癒師發揮同理心,才有機會進一步深入觸及潛意識裡的議題。
也有些人可能是想來討拍、發洩情緒,得到療癒師的肯定與認可,甚至潛意識裡懷抱著「我注定好不起來」的恐懼感,這時候更需要把療癒速度放慢一點,以免在療癒後潛意識浮現更大的反彈力量,讓個案擺盪著懷抱信心與挫折擔憂的兩個極端中,反而加深他對療癒的懷疑,同時接住他們內在矛盾的感受是很重要的事情。
走身心靈療癒之路大概有快20年,我越來越發現療癒的關鍵不在於神奇或強大的技術,而是療癒師對人性擁有足夠的認識,每一次療癒都是人與人之間真誠的相遇,當我們只是想用能量、直覺繞過那些必然存在的人性面時,往往會因此而受困,而當我們可以細膩去理解個案的想法、心情從何而來,也就替彼此找到能夠好好合作的管道了。
延伸閱讀:跟你的個案站在同一邊,能量會滋潤得更深刻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