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催眠回溯中看到了美麗的向日葵花海】
前幾週我跟另一個朋友交換催眠療癒,探索親密關係的課題,朋友陪伴我去看生命之花,後來還進入宇宙圖書館重新翻閱生命任務,過程中有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場景:當離開宇宙圖書館,回到生命之花的地點時,我的花自動變成了一朵長在沙漠裡的向日葵!朋友邀請我將綠洲的水源流向這片乾燥的土壤,讓花朵可以盡情吸收水分的滋潤,我覺得開心極了,這時候從綠洲通往土壤的水流渠道,竟然自己拓寬了!
原本有些窄小的渠道,灌溉進來的水量大概只夠讓這朵向日葵生存,然而當渠道自己拓寬成一條河流的大小時,我驚訝地看著眼前出現了一整片的向日葵花海!在這一瞬間,我身體上下的每一個細胞,忽然都感受到一股深深的滋養,就好像花朵們正對著我微笑,因為每一朵花都吸飽了水分,而我也深深感受到,在關係中的我,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我不需要刻意勉強自己,就值得擁有一份珍貴的感情。
【信任個案,是療癒師很重要的態度】
在療癒師悄悄話的系列中,我已經提過幾次信任感的重要性,無論是純談話的心理諮商,或引入外部能量來療癒對方的靈性療法,當事人需要感受到自己可以敞開心,療癒才有機會發生,然而我在這次的催眠交換中,發現療癒師自己得先相信當事人,互信關係才能越加穩固。
在這場催眠交換的過程裡,朋友給了我很大的自主探索空間,身為資深催眠師,我進入催眠的速度很快,潛意識的畫面引導也迅速,然而無論我正在經歷什麼超展開的探索,他的聲音始終穩穩地陪伴在旁邊,這讓一開始不知道如何開啟生命之書的我,覺得非常安心,(因為跟我上一次進圖書館時場景完全不一樣)不知不覺中我的畫面從飛快展開變得平穩,接著慢慢定格聚焦到細節上,當我在催眠中的能量能夠穩定而流暢地運作,跟宇宙本源之間的對話才得以順利開展。
回顧整個精彩的催眠探索之旅,我很感謝朋友的信任,他沒有在過程中放入太多個人價值判斷,甚至當我表示在漫長的時空旅程中,既不想要感謝宇宙,也根本不想要陪伴內在小孩,因為我經常太想完美執行宇宙安排的任務,而讓自己感覺好孤單,朋友仍然接住我的孤單,並有耐心的陪伴我整理這段心情,他沒有直接告訴我應該要愛自己,也沒有要我改變原先的想法,他就只是信任我有著內在資源,並陪伴我找回自己的力量,因為有了這份允許,我才有機會慢慢陪著這份孤單感,展開後續的探索及對話!
【所有的療癒,都是自我療癒】
在課程中,不少學生都會問我:「如果當事人覺得催眠沒有效,該怎麼辦?」我常覺得這個提問背後,隱藏著療癒者自己的擔心,甚至在我提供督導的時候,常發現正因為療癒者帶著「我的服務可能沒有效,所以我要很努力」的信念,於是讓療癒變成一場拔河賽,以專業術語來說,療癒者對自己的不相信,讓他雖然認真提供服務,無形中卻讓「可能會無效喔」的氣氛感染了當事人,讓療癒卡在某個地方動彈不得,最後真的讓服務品質打了折扣!
當我與朋友交換催眠時,我深刻感受到什麼叫做「所有的療癒,都是自我療癒」,朋友雖然比較習慣採用古典催眠的方式,結合排列、能量、NLP來進行,看起來好像是透過「傳輸能量」跟「創造場景」來進行催眠,我身為當事人卻能真切感受到他內心的寬廣。即使過程中我遇到一些阻礙,即使有時我打從心底覺得好累,想要放棄自己的靈魂任務,他只是聽、陪伴跟引導我去整理這些經驗,這讓我慢慢用自己的速度長出了信心,也因為如此,這場催眠結束後,我發現自己在關係的課題上,好像感覺又更輕鬆了,因為我在催眠的過程中長出力量來,並且對這份能力有著深刻的信任!
【療癒的發生,需要個案的親身參與】
對我來說,雖然坊間療癒的方式五花八門,然而能夠啟動療癒核心的方式,必然需要個案的親身參與,就像是我表面上一路接受朋友引導進入回溯跟宇宙圖書館,進入在圖書館裡的個人研究室,然而真正帶路的人是我,每當遇到卡關時,也是透過我的意願跟選擇,朋友才知道下一步可以如何提供支持與協助,在這過程裡我們更像是療癒路上的伙伴,共同創造出生命裡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我知道有些療癒師不太喜歡個案問東問西,覺得療癒靠的是「心」而非頭腦,然而大多數的個案正是因為「心」不安穩,才會來尋求療癒,我認為在進入療癒之前的會談,以及過程中的引導與對話都是加深療癒效果的必要條件,表面上療癒者好像在回答個案頭腦的問題,事實上這份話語同樣是對著「心」訴說的,正因為心在對談中慢慢沈穩了,於是頭腦也在這過程中平息下來,於是自己的心得以敞開,療癒也從中發生。
療癒不只是像做SPA那樣的被動接受服務,即使有些個案一開始確實以為是這樣,然而當療癒者可以提出邀請,讓他願意在陪伴下參與這個過程,並且主動替自己多做些什麼,療癒就可以越加深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沒有另一個人可以真的移除、修復或改變我們的生命!
在過去,很多時候療癒者會認為療癒無法發生,是因為個案沒有準備好,或是個案在抗拒,這確實是一部份原因,同時我也相信不只是個案需要信任療癒者,療癒者更是需要主動信任個案,不只是相信他內在的療癒力,並且需要信任個案早已攜帶著療癒的資源,只是一時失去覺察,或是暫時被傷痛所蒙蔽,當療癒者能夠從內在產生這份信任,就有機會把這份相信傳遞給個案,並且促成療癒發生。
延伸閱讀:跟你的個案站在同一邊,能量會滋潤得更深刻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一書,若要預約諮商、催眠或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為維護隱私,文中當事人資訊皆已經過特殊處理與變造。圖片取自網路,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