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神,投射出你內心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宗教信仰嗎?我曾經問過我的父母這個問題,父親回答他們就是拿香拜拜沒有特別信什麼,母親雖然長年閱讀佛經,但並不覺得自己是個佛教徒,我則是相信宇宙中冥冥之中有個「什麼」,雖然我還沒有找到那個「什麼」到底是什麼,不過我相信有一部份的世界奧秘,是自己無法參透的。
《神性的親密對話》的作者caroline Myss,便是運用文字嘗試引導我們往內尋找,設法親近心中的「神」,因為從深度心理學的眼光來說,「神」不一定只是個客觀的外界存有,而是我們在親近宇宙與自己的過程中,所投射出來的形象,在不少宗教典籍中,便會發現,對於同一尊神,不同的信仰者會有很不一樣的描述。我想這是因為人們一直擁有將內心形象投射到外界的能力,因而神的特質、個性與外表,往往會隨體驗者不同,幻化出不同的模樣。
對我來說,人可以沒有宗教,卻需要擁有「信仰」才能寓居於世,即使你認為自己是個死忠的科學派,又或者是只相信金錢、權力或名聲的人,在我定義裡,這些就是你的信仰,信仰是一種不容易檢視的層面,因為信仰每天都在你的血液裡流動,跟隨著你的呼吸與心臟跳動,並深刻存在於你的骨髓之中,這是你下意識不加思考就會反應的層次,信仰存在於你非常深層的潛意識裡。
這本書有趣之處,就是作者設法引導我們,像是個催眠師一樣,一層一層透過自我對話,重新打開潛意識的黑盒子,去看看在我們的心中是怎麼理解「神」的呢?
【當自由書寫到深處,會自然牽起你我心中的情感】
作者採用近乎自由書寫的方式,將自己與「神」之間的祈禱與對話寫出來,我的論文即是採用自由書寫的形式完成的,因此對於作者書寫的方式感覺非常熟悉,當初我參加論文小組的時候,幾乎所有研究生都提出相同的疑問:「寫我自己的事情,到底有什麼研究價值?」
我在幾個不同的論文研討會上都聽到老師們相同的回應:「如果你只是單純寫下事件發生經過,那鐵定是沒有意義的,自由書寫的珍貴,是你願意剖析內心最深層的那些情感與想法,並且應用治療理論與學說來檢視自己的省思有無道理,當你能夠寫到這個層次,這份研究將會很有意義,因為透過你的故事,觸及了人類共有的情感與經驗。」
事隔十數年後,身為擅長催眠的心理師,我發現深度的自由書寫,往往會引導書寫者與讀者進入集體潛意識的範疇裡,去挖掘與碰觸那些人類共有的情感,例如我們對人生的茫然、對關係的恐懼、在生活中感到不自由,或是對神的憤怒與懷疑,《神性的親密對話》雖然不是論文,沒有專業層次的部分,然而跟隨著作者的文字讀下去,我們或許也能對人類的集體經驗有些省思,最重要的是,我們身為人類族群的一份子,亦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你不需要學習催眠,就有現成的100篇手稿】
在催眠師訓練課程裡,新手催眠師們最感到困難的作業之一,就是寫出屬於自己的催眠手稿,即使只是15分鐘的催眠引導語,要設計出環環相扣,依循人類心理運作機制的手稿,其實還是非常有難度的,這本書中的100篇祈禱文,對我來說就像是100篇催眠引導語,可以視你需要的主題使用,甚至隨意翻開一頁閱讀,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都有機會與潛意識來場下午茶對談。
我喜歡作者再三強調這本書並不是宗教書籍,雖然在他的祈禱文中以「神」或「造物主」來稱呼祈禱對象,事實上這只是一個中性的詞彙,(按照這個邏輯,或許你把錢換成科學、文學或金錢,也是行得通)最重要的是透過這些祈禱文,我們可以開啟與自己的對話。
在我創立的對話式催眠裡,經常使用名為「心靈智者」的技巧,陪伴當事人與潛意識對話,釐清生活困境的出路,這技巧是我從恩師張貴傑心理學博士那裡學來的,心靈智者即是在催眠師引導之下,陪伴你跟潛意識裡更有智慧的你聊聊天的一種催眠技術,作者提供的100篇祈禱文,似乎也具有相似的作用。
作者數次提到,重點不在於「神」說了什麼,而是透過祈禱,我們如何跟內在智慧連線,去拓展自己的生活,我想這是內在修練很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對話式催眠、心理諮商還是塔羅牌,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與其借用別人的祈禱文,不如寫下屬於你自己的引導語】
雖然作者caroline Myss提供了現成的祈禱文,他強調這些文字最終的意義,在於啟發你開始寫下專屬於自己的祈禱文,我覺得這是好重要的提醒。在我帶領的催眠師訓練課程裡,剛開始會提供初學者一些參考手稿,我也將自創手稿寫進《潛意識自癒力》這本書裡,讓學員有更多選擇,同時我也會強調最終每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的引導語。
或許你會覺得納悶,如果有一篇手稿效果很好,為什麼不直接引用就好呢?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因此當你的自我療癒抵達越來越深刻的層次時,絕對會需要使用替你量身打造的引導語,作者更強調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活出自己的人生,所以為什麼要讓自己活在他人的嘴巴裡呢?能夠開始動手寫下你與內在智慧間的對話,會是你讀完這本書後的重要實踐。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凱洛琳密思(caroline Myss)這個名字有點眼熟?沒錯,他就是創作心靈原型卡的那位暢銷作家,我今年也替他的這套牌卡出版了一本厚厚的專書,身為作家的他,真的很擅長用文字敘述心中所思所感,並將自己的體會分享給讀者。
所以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呢。首先我會推薦給想要開啟內在對話的伙伴,你可以泡個咖啡拿塊餅乾,翻開這本書與自己來場心靈交流,其次是催眠師,你可以運用自己所學過的催眠語句理論,將這些文字修改成適合你自己或當事人的催眠手稿,最後,如果你覺得最近對信仰有些懷疑與動搖,想要透過書籍整理自己的經驗,這本書或許也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喔!
延伸參考書目:透視心靈原型卡
張義平(幽樹),現職為啟宗心理諮商所心理師、藍海催眠研究機構催眠授證講師與催眠師。除了提供心理諮商與催眠服務,熟悉的身心靈療癒方式有:13月亮曆法共時相談、原型卡生命藍圖解讀、塔羅牌、探索性牌卡與蛻變遊戲。
著有「潛意識自癒力–讓催眠心理學帶你創造美好生活」,以及「透視心靈原型卡–與74個潛意識裡的你對話」
若要預約諮商或催眠,請私訊臉書專頁「幽樹的療癒客棧」。
直接按下icon即可分享到臉書、Line或Mail,歡迎分享給身旁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