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許多懷有熱忱的心理師一樣,
在公會與全聯會的號召之下,我也填寫了塵爆事件的心理服務名單,
原本獲得的訊息是要在說明會結束後,直接進行派案,
然而由於在長官們開會與實地訪查後,發現還有許多後續的流程需要更細緻的進行,
因此在昨天長達兩小時的說明會裡,比較像是幫助前來的心理師瞭解,
目前在衛生局、全聯會及雙北心理師公會的努力下,
已經做了哪些緊急應變措施,後續又可能考慮如何進行。
整場說明會最讓我感動的是,剛上任的心長科長官(我一直記不住這個冗長的科名),
很真心而坦誠的分享許多在決策歷程中的掙扎,以及他和其他長官們的考量,
雖然此刻的我已經是一名自由執業的心理師,
坐在台下聽著他與修老師、世莉老師等前輩的分享,
仍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在校園系統中擔任專任心理師、專輔老師的經驗:
很多時候,在直接心理服務的過程裡,最困難的並非提供服務給有需要的人,
而是系統合作,或是在組織系統裡,透過完善的流程,讓服務能有效的被執行。
經過幾輪的社會重大事件後,心理師的能動性正逐漸提高,
因此每當有重大天災人禍發生時,願意支援的心理師人數始終維持在一定的數量,
然而如何讓我們這些懷有助人熱情的心理工作者,能夠真正發揮效果?
透過昨天的說明會,我發現真的還有好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在此分享幾個參與完說明會後,我個人的省思:
一、對於生理和心理之間的相互關連,將會是值得持續學習的方向
面臨天災人禍的當事人,與一般適應性困難或心理議題最大的不同,
我想生理因素會是其中一個關鍵,
尤其是這次八仙塵爆事件的當事人們,並非單純心理受創,
在復健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份的心理狀態,會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
我自己身為異位性皮膚炎的重度患者,相當清楚生理與心理之間會如何交互影響,
而這一塊的訓練,的確是目前諮商心理師們較為缺乏的,
當我們對於悲傷輔導、創傷治療以及身心系統有更多的瞭解,
將有助於在第一時間加快支援的準備度。
二、除了心理專業,我們需要適度發展系統合作的能力
當社會上有重大變動時,通常都會以國家為單位來進行,
因此會透過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等更高階的組織來進行統籌,
除此之外,也會與政府單位密切合作,
就我所知,這些組織的行政人力都不算充裕,
此外對於國家級的心理人力動員,我們也還不甚熟悉,
因此面對每次的社會事件,多半是「從做中學」,一步一步修正,
昨天聽著前輩們的分享,心中充滿感動,這些已經是業界有名的老師們,
願意耗費這麼多個人時間來投入行動,並不斷從經驗中學習與修正,
試圖替實際執行方案的心理師歸畫出更流暢而有效的架構,真的是很值得欽佩的事情!
這也讓我感受到,若部分心理師能開始發展出系統合作與統籌能力,
在下一次事件發生時,我們將會有更加的準備度。
三、訓練自己從更寬廣的脈絡,來思考決策歷程
記得林家興老師於課堂上曾說過:「你不理政治,但政治會來理你」
洪莉竹老師也曾分享:「如果你對目前的許多現象不滿意,那就要靠自己的參與來改變,
否則,當然就是由願意參與的人來決定這一切。」
我自己本身是個對政治高度缺乏興趣的人,然而這幾次參與公共議題的服務過程中,
逐漸發現在大規模事件中,心理服務的推動仍然要仰賴政府(政治)的力量來進行,
當心理服務的規模擴展到國家層級時,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決策,或許自有其背後「合理」的邏輯。
一如昨日長官與我們分享的,在不同的位置上,會背負起不同的責任,也會看到不同的景況,
除此之外,當身處於某種特定的情境脈絡或組織文化時,
所要面對的挑戰可能也是其他不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不曾想像過的。
對我來説,雖然自己不見得要往政治決策的方向邁進,
然而透過參與這些會議的過程,更加瞭解長官們如何做出判斷,也是另外一種同理心的訓練,
除此之外,我更加感受到心理專業的發揮,仍然無法脫離社會與政治脈絡的運作,
當對這一個層面毫無所知時,很有可能難以真正發揮原本所學的專業能力!
四、經驗需要傳承
在面對重大社會事件,以及天災人禍時,
我們已經擁有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若能將這些經驗持續傳承下來,建立起一套具有彈性的模式,
當未來在有類似事件發生時,或許就能減少摸索的時間了。
其實,諮商專業本身也很值得被「傳承」,
就像是哈克前輩舉辦的「心動台灣120」,
有計畫的將心理專業傳遞給有心學習的後輩們,
當不同世代的心理師之間能有更多的交流,
也就能共同替社會盡一份心力呢!
分享至此,感受到身為現代社會的心理師,
已經很難全然固守著過去學校訓練中一成不變的工作模式,
社會發展的速度正逐漸加快,許多新興議題也持續出現,
如何堅持專業信念,卻又保有靈活的因應模式,
真的是現代心理師工作中極具挑戰,卻也飽含趣味的一個層面呢!
(本文作者為諮商心理師,歡迎以直接複製連結的方式進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