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諾藍導演這次拍攝的「星際效應」這部電影,
我有許多感觸,卻不知從何寫起,
直到這一兩天,有個很明確的主題強烈地從心頭浮現,
於是決定動筆寫下關於這部電影的省思。
一如諾藍之前執導的幾部電影「全面啟動」、「黑暗騎士三部曲」等等,
星際效應這部電影想要探討的主題涵蓋了許多不同的層面,
有父女之情、關於時間與空間的概念、科學的探討,也有關於生命議題的省思,
對我來說,在欣賞完這部電影之後,很深刻的體悟是:「每個人的真實都大不相同」,
對於當初被留在地球上的兄妹兩人來說,對於父親的離去,有著截然不同的經驗,
哥哥身為長子,在馬修離去時,直接扛起了整個家的重擔,
這份責任感卻在成家立業、馬修毫無音訊多年後,逐漸消散,
反過來看,莫非當初在馬修離家時有著深深的憤怒與失落,
這份失落卻支持著她成為NASA的一員,解開馬修從第五次元傳遞回來訊息,
成功拯救了留在地球上人們的性命,也使兩人破鏡重圓。
對於馬修來說,從離開地球,到歸返地球,這趟穿越時空的旅程,更是別具意義。
在電影中,每個角色所經驗到的「真實」,都很不一樣,
(對於那位最後被馬修拋棄在永恆太空中的女博士來說,她的經驗必然與眾人更加不同)
端看我們從哪一個層面來探討、檢視與思索,
每個人對於這趟經歷地球滅亡,又從無垠太空中得到救贖的旅程之中,
所得到的答案,必然大不相同,
那麼,「真實」到底是什麼?
在我逐漸從傳統心理諮商邁入身心靈整合的訓練過程中,
慢慢有個深刻的體會,那就是在我們的生命裡,
並沒有絕對的「真實」解答來讓我們發現,相反地,唯有透過自身的努力,
嘗試去建構出屬於我們的「真實」,生命才得以獲得意義感。
從大約四五年起,無論是坊間的書籍,或是FB的大小粉絲頁面上,
開始吹起一股「心靈療癒」的風潮,其中還包括眾多「通靈訊息」的分享,
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專業人員,或是心靈療癒者,
透過網路、新聞、演講、工作坊課程等管道,告訴我們「怎麼活比較好」:
「比起忙碌緊湊的節奏,慢活更有品質」、
「渴望獲得他人的愛之前,要先懂得愛自己」、
「享受金錢不是罪過,我們都值得好好用金錢來支持自己」、
「現代父母需要懂得傾聽孩子的需要」、
「良好的愛情關係,應該是兩個獨立的人,而非相互依賴的個體」……
對於經常接觸自我成長訊息的伙伴來說,這些價值觀必然不陌生,
可是,「真實」的生命景象,真的是這樣嗎?
接觸心理諮商與靈性療癒十多年了,回顧我的生命歷程,
在每一個生命階段裡,每個時期的「真實」都長得不太一樣,
以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來說,剛開始接觸諮商理論時,
會覺得自己受到父母親的影響,才長成今日的模樣,
因此內心對於父母親總有許多埋怨,也因此產生許多衝突。
在接觸敘事治療後,我逐漸理解父母親的時代脈絡,
於是對他們產生較多的同理心,這時候,我對自己的行為有了份愧疚,
也因為卡在父母與自身的價值觀中間,感到痛苦不已。
在這幾年接觸了許多靈性療癒途徑後,逐漸理解到自己會投生於這個家庭,
其實有著靈魂間緊密的相互約定,我與父母親透過在這輩子成為親子,
從彼此身上,我們都在向對方學習某種生命課題,
當理解到這點時,我的心情也就慢慢地鬆開了。
在原生家庭上,我經歷了三個重大的經驗轉折,
對現在的我來說,已經從單純的是非對錯跳脫出來,
與父母的互動逐漸達到一個比較完滿的平衡,
然而若在大學時期,就告訴我「一切都是自己靈魂的呼喚」,
要我接受與父母親之間的愛恨糾葛,都是自己潛意識中早已做好的決定,
對那時候的我來說,想必會引起相當的憤怒與不諒解。
就像是在星際效應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被自身生命經驗所限制住,
只能經驗到當下屬於個人的主觀真實一樣,
我們每個人在生命歷程中所感受到的「真實」,也大不相同,
人與人之間的誤解、衝突與對立,也正因此而起。
對現在的我來說,每一篇文章的分享,也都是從自己經驗到的「真實」所寫出來的,
對於尚未具有相似經驗的伙伴來說,必然會感受到一股難以認同或理解的阻礙,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並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
「只有差異,沒有好壞」,是我逐漸活出自身生命實相後,所感受到的經驗。
對於深深認同於我所分享訊息的伙伴來說,
很感恩我們正走在相近的道路上,即使如此,我們之間必然也存在著不同,
對於在閱讀文章時感到有些困惑,或不太能接受我看世界角度的伙伴來說,
我們也只是站在不同的立場,因為不同的生命經驗而產生不同的信念而已。
無論閱讀文章的經驗如何,我想彼此之間都很難有完全一致的立場,
我所分享的文章與訊息,也會隨著當下狀態與生命經驗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如同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人本來就是個矛盾而複雜的個體,
因此不太可能有個完全一致的內在形象,足以持續與外界互動,
相反地,當在不同情境下展現出矛盾時,反而顯示著我們允許生命中不同面向的顯現。
寫到這裡,其實我想說的是,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有所不同,心理師、療癒師所分享的觀點,
也只不過是眾多真實樣貌中的其中一種罷了,
唯有回到生命經驗裡,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真實」,
才有可能逐漸穿越生命的困境,獲得心靈上的轉化,
一如馬修在闖入蟲洞後,赫然發現原來一切都只是「未來的自己」所安排好的設計,
目的在引領「現在的自己」平安度過難關,成功化解人類存亡危機。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最佳的心理師與療癒師,
唯有下定決心躍入自己豐富的生命經驗裡,才能建構出屬於自身的生命實相。
幽樹戲迷小檔案:
諮商心理師、阿卡莎花精顧問、愛療法帶領人、塔羅講師,
打從大學時代起,就瘋狂沈迷於電影裡,
總覺得一個人一生只有一個生命故事實在太少,
恨不得從電影當中盡情地體驗各樣人生故事,
喜歡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欣賞電影,
也熱愛將從電影中獲得的點滴心情,與人分享。
(圖片取自網路)

2 comments
呵呵,那交流一下~XD
http://blog.cjwind.idv.tw/?p=2472
版主回覆:(12/07/2014 10:36:40 PM)
感謝分享喔!!
看不同領域的人分享這部電影的心得蠻有趣的,每個人看到的東西跟角度都不一樣。
謝謝你的分享
版主回覆:(12/05/2014 12:39:48 PM)
不客氣~也歡迎交流您寫的電影心得喔!